
指有聲譽的子孫。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王之聞孫,世世多有。” 宋 王安石 《參知政事歐陽修曾祖某贈某官制》:“惟時聞孫,實朕良弼。” 清 顧炎武 《答原一公肅兩甥書》:“騎箕化鶴,多不可追,哲嗣聞孫,往往而在。”
“聞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聞孫”指有聲譽的子孫,強調後代因德行、成就或家族聲望而受人稱道。例如:
部分資料(如)将“聞孫”解釋為“明知真相卻故作不知”,但此釋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或混淆其他詞彙,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3、4中的具體出處。
意思:聞孫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聽聞兒孫的消息,了解兒孫的近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聞(部首:門,總筆畫:9)孫(部首:子,總筆畫:4)
來源:聞孫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有這樣的記載:“聞子之牛也死,使人省之。”意思是聽說了兒子的牛死了,就派人去查看。
繁體:闅孫
古時候漢字寫法:闅
例句:
1. 他常常通過朋友聞孫,關心他們的生活。
2. 爺爺每天給兒子打電話,聞孫的消息。
3. 每逢過年,親戚們都會聚在一起,互相聞孫,分享彼此的喜悅。
組詞:聞訊、聞風、聞名、聞名遐迩
近義詞:探聽、打聽、聽說
反義詞:不知、不聞、不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