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裼的意思、膻裼的詳細解釋
膻裼的解釋
同“ 襢裼 ”。脫衣露體。《說文·肉部》:“膻,肉膻也。《詩》曰:‘膻裼暴虎。’”按,今本《詩·鄭風·大叔于田》作“襢裼暴虎”。《爾雅·釋訓》:“襢裼,肉袒也。” 郭璞 注:“脫衣而見體。”膻、襢,今通作“袒”。
詞語分解
- 膻的解釋 膻 ā 像羊肉的氣味:膻氣。膻味。腥膻。 膻 à 袒露。 胸中:膻中(a.中醫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處;b.針炙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裼的解釋 裼 ī 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袒裼。 裼 ì 嬰兒的包被。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膻裼"是一個極其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基本不再使用,主要出現在先秦或兩漢時期的文獻中,尤與古代禮儀、服飾制度相關。其含義需結合字源、古籍用例及古代注疏進行考釋:
一、 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膻 (shàn / dàn):
- 本義指羊臊氣(《說文解字·肉部》:“膻,羊臭也。”),引申泛指類似的氣味。
- 在“膻裼”一詞中,取其“袒露、敞開” 之義。此義項源于“膻”通“袒”(tǎn)。清代學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指出:“膻,假借為袒。” 指敞開或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臂膀或内衣)。
- 來源參考:《說文解字注》 (清代段玉裁注本),《說文通訓定聲》。
-
裼 (xī / tì):
- 本義指“袒露上衣或脫去外衣,露出裡面的衣服(如裘衣的毛飾或裼衣)”。《禮記·内則》:“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鄭玄注:“裼,露裼衣也。” 指在特定禮儀場合(如行禮、勞作)或天氣炎熱時,敞開或脫去外衣,露出裡面的裼衣(一種加在裘衣外或單穿的華麗罩衣)。
- 也指古代加在裘衣外面的無袖罩衣(即裼衣本身)。
- 來源參考:《禮記注疏》 (鄭玄注,孔穎達疏),《儀禮注疏》。
-
“膻裼”合義:
- 綜合兩字含義,“膻裼”的核心意思是指“敞開或脫去外衣,露出身體或内衣(特指裼衣)” 的動作或狀态。它強調的是“袒露”這一行為本身,尤其與古代禮制中關于服飾儀容的規定相關。
- 此詞常與“袒”連用或互訓,如“袒裼”。其使用多與特定的禮儀規範(如射禮、喪禮中的某些環節)、表示不敬、或天氣炎熱勞作等情境有關。
- 來源參考:《禮記》、《儀禮》相關篇章及古代注疏。
二、 古籍用例與語境
- 《禮記·内則》:“在父母舅姑之所……寒不敢襲,癢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鄭玄注:“袒裼,露臂也。” 孔穎達疏:“袒裼,露裼衣也。” 這裡“袒裼”指在長輩面前,除非有正式的敬事(如行禮),否則不能隨意敞開或脫衣露臂(或露裼衣),體現了嚴格的禮儀要求。
- 《禮記·曲禮上》:“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裳。” 鄭玄注:“袒,露也。褰,揭也。皆謂不敬。” 雖然此處單用“袒”,但“袒裼”的含義與之相通,指在勞作時也不能隨意袒露身體(應保持衣冠整齊以示敬)。
- 《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這裡“袒裼裸裎”連用,程度遞進(袒裼:脫去上衣露裼衣或臂膀;裸裎:赤裸身體),形容極其粗野無禮的狀态。
- 來源參考:《禮記注疏》,《孟子注疏》。
三、 總結
“膻裼”是一個古語詞,其确切含義為:敞開或脫去外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臂膀)或裡面的衣服(特指裼衣)。它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特定禮儀規範下的行為,常帶有是否合乎禮制的評判意味(如恭敬則不可隨意袒裼,粗野則可能袒裼裸裎)。在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被“袒露”、“敞開”等更通用的詞語所取代。
主要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及注本 (許慎著,段玉裁注):字源本義考釋。
- 《說文通訓定聲》 (朱駿聲著):說明“膻”通“袒”的假借關系。
- 《禮記注疏》 (鄭玄注,孔穎達疏):核心用例及權威古注。
- 《儀禮注疏》 (鄭玄注,賈公彥疏):涉及古代禮儀中的服飾規定。
- 《孟子注疏》 (趙岐注,孫奭疏):提供“袒裼”在具體語境中的使用實例。
(注:鑒于“膻裼”為生僻古語,現代詞典收錄有限且釋義簡略,以上解釋主要依據可信的古代字書、經學典籍及其權威注疏進行綜合考訂。)
網絡擴展解釋
“膻裼”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ān tì,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
基本釋義
該詞同“襢裼”(“襢”通“袒”),意為脫衣露體,指解開或敞開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例如《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中“襢裼暴虎”即用此意(今本寫作“襢裼”,但古籍中“膻”與“襢”通假)。
-
字形與通假關系
- “膻”本義為羊臊氣(讀 shān),但在“膻裼”中讀 dàn,通“襢”或“袒”,表示袒露。
- “裼”指敞開外衣露出内衣或身體,與“膻”組合後強化“袒露”的語境。
-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如《說文解字》引《詩經》例句“膻裼暴虎”,《爾雅·釋訓》亦解釋“襢裼”為“肉袒”,即脫衣露體。
-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膻裼”已較少使用,更常見的是“袒裼”或直接使用“袒露”表達類似含義。
總結來說,“膻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需結合通假和語境理解其“袒露身體”的核心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詩經》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崩壞表情擯相纏錯常賦沖浪沖頤除試帶脈膽勇得歲滴溜打拉斷無此理風波亭構毀光價規利華珰荒絕皇時環主劍術翦削金翦書酒觥九娘九筮吉占抗澇克服欄廄亮直嶚剌寮亮漫雲南氏甯極排演配套朋娅拼法沁人心腑擒治日幢若水上農羶行勝似沈思熟慮慎職泗濱孫詞天矜頭編外感唯心論五洲四海瞎奶跣脫笑模笑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