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滑光潤。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張無盡後身》:“掘地數尺,得一大石盤,石面平瑩,無它銘款。” 郭沫若 《山中雜記》:“海水退了潮了。砂岸恢複了人類未生以前的平瑩,昨晚的一場 * 沒有留下一些蹤影。”
“平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íng yíng,主要用于形容物體表面光滑、明亮且無瑕疵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擴展詞彙,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解析。
《平瑩》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平靜而明亮。
《平瑩》的拆分部首是「白」和「艸」,筆畫數為12。
《平瑩》的來源比較複雜,它是由「平」和「瑩」兩個漢字組成的。作為一個詞語産生的過程中,結合了這兩個字的意義。成詞的來源可能涉及對物體狀态、特性或感受的描寫。
在繁體字中,「平瑩」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平瑩」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康熙字典的寫法為「平滿」,表達了類似的含義。
1. 這個湖泊平瑩如鏡,反射出美麗的山巒。
2. 童年的記憶在我的腦海中依然平瑩閃耀。
1. 沉靜平瑩:指平靜而明亮的狀态。
2. 平瑩如玉:形容某個物體表面明亮而光滑。
3. 平瑩無光:形容某個物體表面缺乏光亮。
1. 清澈明亮
2. 平靜發光
1. 灰暗模糊
2. 波瀾不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