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诰的意思、鴻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诰的解釋

敬稱诰命。 南朝 梁 江淹 《蕭骠騎讓封第二表》:“況鴻誥鬱集,懋冊頓萃,諒非虛薄,輕所膺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鴻诰(hóng gào)是漢語中由“鴻”與“诰”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語義溯源 “鴻”本指鴻雁,引申為“宏大、廣博”之意。《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指出,“鴻”在典籍中常用于形容帝王诏令的莊嚴性,如《史記》中“鴻業顯章”即表功業宏大。“诰”則是古代帝王對臣屬的正式文書,《說文解字》釋為“告也,從言告聲”,特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公告。

二、複合詞義項 作為合成詞,“鴻诰”特指規格極高的帝王诏令。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該詞多用于冊封重臣或頒布重大國策的語境,如“鴻诰宣于九重,恩澤布于四海”的記載。《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将其列為“典制類”詞彙,強調其與禮法制度的關聯性。

三、文獻用例 在現存典籍中,該詞可見于明代禮部文書《承天大志》卷十二:“鴻诰既頒,百官稽首”,生動展現了诏令頒布時的儀式場景。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将其注為“封建時代最高規格的行政文書”。

網絡擴展解釋

“鴻诰”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鴻诰”指對诰命的敬稱。诰命是古代帝王封贈或訓誡臣僚的正式文書,常見于冊封、賞賜等場合。該詞由“鴻”(尊貴、宏大)和“诰”(官方文告)組合而成,強調文書的莊嚴性與權威性。


字義分析

  1. 鴻(hóng)

    • 本義為大雁,引申為“宏大”“尊貴”,如“鴻圖”“鴻運”等。
    • 在“鴻诰”中,修飾“诰”,凸顯诰命的隆重與尊崇。
  2. 诰(gào)

    • 古代帝王發布的命令或文告,如《尚書》中的“诰”體文體。
    • 特指封贈官員的文書,如明清時期的“诰命夫人”。

文獻出處

南朝梁文學家江淹在《蕭骠騎讓封第二表》中寫道:“況鴻诰郁集,懋冊頓萃,諒非虛薄,輕所膺符。”此處“鴻诰”指朝廷頒布的封賞诏書,表達對皇命的謙敬。


使用背景

“鴻诰”多用于官方文書或正式場合,常見于謝恩、辭讓封賞的奏表中,體現臣子對皇權的尊重。例如,江淹以此詞表達對封賞的惶恐與推辭。


“鴻诰”是古代對诰命文書的敬稱,兼具禮儀性與文學性,多見于南朝至唐宋的文獻中,現代已罕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骈文類纂》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敗度白穣霸陵闆眼邊衛比各瞠呼其後崇墉盜骖刁健端日蠹吏渡輪二仙傳道法印偾車佛豆宮功貢款怪嗔過會還策毫巴何足挂齒黃胖摏年糕膠柱鼓瑟齑粉驚潮金炧菊花杯康回課本客次立方羅丹密禀密略盤結蓬荜昢昢謙饬強鸷钤轄啟節羣居穴處捼莏申呈設戲市場調節價市撮太宮棠郊成政頽墉托運亡道無漏子下筆湘魚賢守小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