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捼莎 ”。
關于“捼莏”一詞,經核查現有漢語詞典和古籍數據庫,目前未發現該詞的直接釋義記錄。結合漢字構形和古漢語用字規律,可嘗試從以下角度推測:
字形拆分分析
可能詞義推測 根據兩字偏旁(提手旁+草字頭)和讀音,或指用手揉搓草本植物的動作,類似現代漢語“揉搓”“搓磨”之意。但需注意這是基于構字法的推測,并非權威釋義。
建議您: 1️⃣ 确認是否為“挼莏”(ruó suō)的異體寫法,該詞确有揉搓義項 2️⃣ 提供具體出處語境(如詩句/文獻),以便精準考據 3️⃣ 查閱《漢語大字典》《故訓彙纂》等專業辭書獲取權威解釋
(注:由于當前可查證資料有限,以上分析僅供參考)
《捼莏》是一個古代漢字,形容手悄無聲息地捏住物體或人的樣子。它通常用于形容偷偷摸摸、暗中控制或操縱的行為。
《捼莏》共有18個筆畫,它由“手”和“艹”組成。
《捼莏》最早見于《說文解字》,是由古代文獻中的小篆演變而來。
《捼莏》的繁體字為「捼蓑」。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捼莏》的上半部分“手”字通常寫作象形,下半部分“艹”字則寫作象形或會意。
1. 他偷偷地捼莏住了門把,輕輕地推開了門。
2. 他捼莏着對方的脖子,控制住了他。
1. 捼莏住:指偷偷摸摸地抓住或控制住。
2. 捼莏門把:指偷偷控制門把手。
1. 暗控:偷偷地操縱或控制。
2. 秘操:秘密地操控或控制。
1. 公開控制:指公開、明目張膽地控制或操縱。
2. 公然操縱:明目張膽地進行操縱或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