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哪裡值得一提。用于表示輕視。語本《漢書·叔孫通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三國演義》第二一回:“ 操 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2).舊時亦常用作自謙語。《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桂娘 道:‘哥哥與母親姑姪至親,自然割不斷的;小妹薄命之人,何足掛齒!’”《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老殘遊記》第三回:“不過先人遺留下來的幾本破書,賣又不值錢,隨便帶在行篋解解悶兒,當小説書看罷了,何足掛齒。”
“何足挂齒”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釋義
“何足挂齒”字面意為“哪裡值得挂在嘴上”,表示事情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二、出處
最早見于《漢書·叔孫通傳》:“此特群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後演變為“何足挂齒”。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延伸知識
成語結構為動賓式,多用于口語或書面語的客套場景,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何足挂齒”是一個成語,形容事物或人所值得批評、指責的程度不足以引起重視或被注意的程度。具體來說,這個詞意味着某些事物或人的缺點或錯誤太微不足道,不值得過多關注或指責。
根據《康熙字典》,“何足挂齒”一詞的拆分部首為“讠”、“立”和“骨”,其中,“讠”表示與言語有關,“立”表示立起或存在,“骨”表示與骨頭有關。根據這個拆分部首,我們可以将“何足挂齒”一詞的總筆畫數拆分為11個筆畫。
“何足挂齒”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淮南子·說林訓》:“蓄衆取勝,則羽毛之不及駭豕何足挂齒。”在該文章中,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差距極大,值得引起關注的問題。後來,這個成語漸漸被人們廣泛使用,成為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詞語。
“何足掛齒”是“何足挂齒”的繁體字形,兩者在意思上沒有區别,隻是字形上稍有差異。
根據《康熙字典》,古代寫作“何足掛齒”,其中的“掛”音同“挂”,“齒”音同“齒”。在古代漢字疊變演變的過程中,一些字形有所大的調整或簡化。
他的小錯誤何足挂齒,不值得我們過多糾結。
何等、何其、足夠、挂念、齒輪
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不值一駁
嚴重、不可忽視、重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