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ube]
(2) 三個相同數的乘積
a3
(3) 立方體的簡稱
(4) [cubic meter]∶立方米
三立方土
(1).立德。《後漢書·獨行傳序》:“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蓋亦衆也。”
(2).開藥方。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孟子》集義養氣之説,固大有功於後學,然亦是因病立方。”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釋道·紫柏拈偈》:“衆生業力重,立方之人,心力幾何?”
(3).三個相同數的乘積。
(4).六面皆方之立體。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古法,凡算方積之物,有立方,謂六幕皆方者,其法再自乘則得之。”
(5).量詞。用于體積,一般指立方米。
"立方"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立方"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概念圍繞"三維空間的體積"或"三次方"展開。以下是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學科标準進行的詳細解釋:
一、基礎釋義(名詞/量詞)
立體形狀與體積單位
立方指由六個相等的正方形面圍成的幾何體,即正方體。作為量詞時,特指立方米(m³),是國際單位制中用于衡量三維空間體積或容積的标準單位。例如:"這間倉庫的容積是五千立方。"(指立方米)(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數學運算:乘方
在數學中,"立方"表示一個數的三次方(即該數自乘三次)。若數為 ( a ),其立方記為 ( a ),計算公式為:
$$ a = a times a times a $$
例如:( 2 = 2 times 2 times 2 = 8 )。(參考《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标準》)
二、專業領域擴展義
科學與工程術語
日常應用實例
三、辨析與常見搭配
權威參考資料
“立方”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
數學運算
指一個數的三次方,即該數自乘三次。公式為:
$$
a = a times a times a
$$
例如:(2 = 2 times 2 times 2 = 8),稱為“2的立方”。
幾何形狀
指立方體(正六面體),一種三維幾何圖形,具有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12條棱和8個頂點。其體積公式為:
$$
V = a
$$
其中(a)為棱長。
體積單位
用于表示三維空間的量,如“立方米”(m³)是國際标準體積單位。例如,1立方米等于長、寬、高均為1米的空間容積。
日常比喻
有時引申為“穩固、堅實”的象征,如“立方結構”形容穩定架構;也用于品牌或作品名稱(如電影《超驗立方》)。
“立方”既可指數學中的三次方運算,也可描述立方體形狀或體積單位,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避風頭兵匪草率收兵逞角色寵沐摧絃東儲遁迹額手慶坊門蜂潰覆焘改良根種貴少悍骜阖棺鴻博回瀾葷臊鹘人見短講題賈豎解識虀臼衿襘救過不暇吉祥袀袯寬廣跬譽蘭燼勵磁鸾髻論判輪人騾幫律魁沒清頭粘合劑濆激嘁嘁測測绮飾生擒活捉沈默默試例速戰速決踏踘桃拔田賦體軀秃頂瓦殶委練畏懾文缯儛書相重小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