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棕的果實。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無漏子》:“﹝無漏子﹞雖有棗名,别是一物,南番諸國皆有之,即 杜甫 所賦海棕也。”
“無漏子”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
指棕榈科植物海棗的果實,又稱波斯棗、千年棗。其特性包括:
部分詞典提及可作形容詞性成語,表示完美無缺。例如:
注意:成語用法需謹慎查證,建議優先參考植物/中藥含義。更多詳細别名及藥用案例可查看《本草綱目》相關條目。
《無漏子》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沒有缺點,沒有漏洞,完美無瑕。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德、能力等方面沒有任何缺陷或瑕疵。
《無漏子》的拆分部首為“無”和“子”,其中“無”表示沒有,子為後綴,起到名詞化的作用。這個成語的筆畫總數為14畫。
《無漏子》最早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文字。原文中寫到:“人之性情,猶水之就下也,無不就者。”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性情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不論是何樣的人,都會附和順應。後來,這句話演變為成語《無漏子》。
《無漏子》的繁體字為「無漏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無漏子」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保持了現代的形狀和結構。
1. 他的工作态度十分認真,是個無漏子。
2. 這個項目經理嚴格控制質量,做工如此細緻,可以說是個無漏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