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齑粉的意思、齑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齑粉的解釋

[broken lots;fine powder;minced condiments] 細粉;粉末;碎屑

吾村不齑粉乎。——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詳細解釋

(1).齑、粉均呈碎末狀,因比喻粉碎的東西。《舊五代史·漢書·蘇逢吉傳》:“自是将相失歡。 逢吉 欲希外任,以紓 弘肇 ( 史弘肇 )之怒。既而中輟。人問其故, 逢吉 曰:‘苟領一方鎮,祇消得 史公 一處分,則為齏粉矣。’”《明史·李善長傳》:“當 元 之季,欲為此者何限,莫不身為齏粉,覆宗絶祀,能保首領者幾何人哉?”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如果不把 蔡文姬 送回, 曹丞相 的大兵一到,你要立地化為齑粉!”

(2).粉碎。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佳兵》:“﹝火藥﹞人物膺之,魂散驚而魄齏粉。” 清 朱象賢 《聞見偶錄·智斃妖狐》:“從人聞聲齊入,并擒助力,拳腳6*交加,竟為所斃。衾裯齏粉。視之,乃一大狐。”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齑粉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齑粉”的詳細解釋如下:

1. 發音與字形

2. 詞義解析

3. 文學與曆史用例

4. 近義詞與易混淆詞

“齑粉”是一個具象與抽象并存的詞彙,既描述物理上的粉碎狀态,也用于文學渲染極端破壞的場景。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莊子》《清稗類鈔》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齑粉》這個詞的意思

《齑粉》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東西破碎成很小的粉末狀或碎塊的狀态,也可以用來形容非常糟糕或毀壞殆盡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齑粉》的偏旁部首是“齊”和“米”,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齑粉》一詞源自于古代文言文中的詞彙,原本指的是食物破碎成粉末的狀态。繁體字為「齏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齑粉的寫法稍有不同,齑字是以「己」為本字的偏旁,而粉字是以「米」為本字的偏旁,所以古代的寫法為「韲粉」。

例句

1. 這個餅幹被壓碎了,變成了齑粉狀。

2. 這個建築物經曆了一場猛烈的地震,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堆齑粉。

組詞

齑粉化、齑粉碎、齑粉狀态、齑粉狀等。

近義詞

碎屑、粉末、破碎、毀壞等。

反義詞

完整、完好、未破碎、原封不動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