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括镞的意思、括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括镞的解釋

箭镞。括,通“ 栝 ”。 章炳麟 《訄書·儒兵》:“若夫臨敵之道則有矣,方機動時,其疾若括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括镞"是古代漢語中與弓箭制作相關的複合詞,由"括"與"镞"兩個部件構成。據《周禮·考工記·矢人》記載:"矢人為矢,鍭矢參分,茀矢參分,一在前,二在後……刃長寸,圍寸,铤十之,重三垸。"其中"括"指箭杆末端扣弦的凹槽部位,《說文解字》釋"括"為"絜也",即約束箭尾的功能部件。而"镞"專指金屬箭頭,《釋名·釋兵》載:"镞,族也,言其所中皆族滅也",強調其殺傷特性。二者組合指完整的箭矢構件體系。

從制作工藝考據,《天工開物·佳兵》詳述明代制箭工序:"凡箭笴,中國南方竹質,北方萑柳……笴後刻銜口曰'括',銜弦處曰'弰'",可見"括"作為功能性部件需經特殊加工。而镞的形制在考古發現中呈現多樣化特征,商代青銅镞多雙翼帶铤,漢代發展出三棱錐形制,均與《考工記》記載的"刃長寸"規格相符。

網絡擴展解釋

“括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詞義解釋
“括镞”指箭的镞(箭頭),其中“括”通“栝”(guā),意為箭的末端,而“镞”即箭頭。兩者結合後,可理解為與箭相關的部件或整體結構。

文獻例證
章炳麟在《訄書·儒兵》中曾用“括鏇”一詞描述臨敵時的迅疾狀态,可能借用了“括镞”的意象(“方機動時,其疾若括鏇”)。

字形與字源

總結
“括镞”是古代對箭頭的書面化表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文獻或特定曆史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古兵器相關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姑婆百慮弁慄炳贲餔饷采蓮曲草蟲朝三暮二晨晖楚籗村院打滾撒潑打獵等科等量齊觀短筆杜工部祠法舸藩飾拊摩公索惠風輝燭結韤禁脔格抉耳開秋老來俏老老大大令辰輪番濾液馬鞍鞒乾條清廓棄農經商容成子騷語商決山罍山侶善賞收采衰晩四畿四校碎碧騰趨天贶偎憐物華天寶黠惠鄉試霰雪小堂名曉行夜宿小業冤小租戲單諧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