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吉利的時辰。一晝夜自子至亥為十二辰。《國語·楚語下》:“百姓夫婦擇其令辰,奉其犧牲。” 韋昭 注:“辰,十二辰。”《國語·楚語下》“十二辰以緻之” 韋昭 注:“十二辰,子至亥。擇其吉日令辰,以緻神。”
(2).指吉日。《儀禮·士冠禮》:“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服。” 南朝 梁 沉約 《湘州枳園寺刹下石記》:“ 齊 之 永明 六年,六月三日,蓋木運将啟之令辰,上帝步天之嘉日,乃抗崇表於蒼雲,植重扃於玄壤。” 唐 張九齡 《南郊赦書》:“存者可籌其官榮,逝者當録其胤嗣,使幽明同慶,知有令辰。”
“令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吉利的時辰
指一晝夜中的某個吉祥時刻。古代将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子至亥),選擇其中吉利者稱為“令辰”。例如《國語·楚語下》記載“百姓夫婦擇其令辰,奉其犧牲”,韋昭注:“辰,十二辰”。
指吉日
泛指適宜舉行重要活動的吉祥日期。如《儀禮·士冠禮》中“吉月令辰,乃申爾服”,即選擇吉日加冠。
時辰層面
南朝梁沈約在《湘州枳園寺刹下石記》中提到“木運将啟之令辰”,指選擇吉祥時辰以順應天時。
日期層面
唐代張九齡《南郊赦書》中“使幽明同慶,知有令辰”,強調吉日的重要性。
“令辰”在現代偶見于人名,因“令”有美好之意,“辰”象征時間或星辰,組合後寓意“吉祥的時刻”。
令辰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逐一介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令辰的意思是“命令的時辰”,引申為指揮、命令或指示的時間。它可以用來指代某個重要決策或行動的時間點。
令辰的第一個字“令”由人字旁和令字底部組成,包含了兩個筆畫。第二個字“辰”由辶和辰字底部組成,包含了五個筆畫。
令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時間的劃分常以地支為單位,其中辰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其作為時間單位的稱呼逐漸演變為令辰。
在繁體漢字中,“令辰”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代書寫“辰”字時,上方為“㫃”,下方為“辰”,整體構成了辰字的繁體寫法。
1.他在第三個令辰前就到達了會議現場。
2.請在明天的令辰之前提交報告。
令辰可組成的詞語有:令行禁止、自由裁量、指示時間等。
令辰的近義詞包括:指定時間、命令日期、行動時刻等。
令辰的反義詞包括:隨意安排、不受限制、自由選擇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