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罍的意思、山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罍的解釋

古代刻有山雲圖紋的盛酒的祭器。也稱“山尊”。《禮記·明堂位》:“山罍, 夏後氏 之尊也。” 孔穎達 疏:“罍為雲雷也,畫為山雲之形也。”《後漢書·馬融傳》:“然後擺牲班禽,淤賜犒功,羣師疊伍,伯校千重,山罍常滿,房俎無空。” 北周 庾信 《周祀圓丘歌·雲門舞》:“獻以誠,鬱以清,山罍舉,沉齊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山罍”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禮器,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山罍指刻有山雲紋飾的盛酒祭器,屬于青銅或陶制容器,主要用于祭祀場合。其名稱中的“山”指器身雕刻的山形圖案,“罍”則指容器的類别。

  2. 形制與用途
    根據《禮記·明堂位》記載,山罍為夏後氏(夏朝)所用酒尊,特點是小口、廣肩、深腹、圈足、帶蓋,兼具盛酒和盥洗功能。其紋飾象征自然山川,可能與早期祭祀天地山川的儀式相關。

  3. 延伸釋義争議
    部分詞典提到“山罍”可比喻品德高尚(如),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文獻佐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主流解釋仍以器物為主,建議優先參考《禮記》等典籍記載。

  4. 文化意義
    作為禮器,山罍體現了古代“器以藏禮”的思想,通過紋飾和形制傳遞對自然的敬畏,是研究夏商周禮儀制度的重要實物參考。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儀禮》等文獻,或關注考古出土的青銅罍類器物(如三星堆青銅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罍

山罍(shān léi)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山”和“罍”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罍的部首是“山”,它屬于上級字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1, “山”字有3個筆畫,“罍”字有8個筆畫。

來源

山罍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出自《詩經·邶風·山有揚儀》:“雲山之際,罍罍其酒。”其中,“山罍”表示盛酒的器皿。

繁體

山罍的繁體字形為「山」和「罍」,沒有其他特殊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山罍的字形略有不同,特點是“罍”的上部分像一個碗,下部分像山。

例句

1. 這個山罍裝滿了美酒,敬請品嘗。

2. 他用山罍奉酒給客人,表達了他的誠意和熱情。

組詞

組詞:山洞、山泉、山岩、罍酒、罍觞。

近義詞

近義詞:罍瓶、酒壺。

反義詞

反義詞:山瓶、酒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