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括镞的意思、括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括镞的解释

箭镞。括,通“ 栝 ”。 章炳麟 《訄书·儒兵》:“若夫临敌之道则有矣,方机动时,其疾若括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括镞"是古代汉语中与弓箭制作相关的复合词,由"括"与"镞"两个部件构成。据《周礼·考工记·矢人》记载:"矢人为矢,鍭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其中"括"指箭杆末端扣弦的凹槽部位,《说文解字》释"括"为"絜也",即约束箭尾的功能部件。而"镞"专指金属箭头,《释名·释兵》载:"镞,族也,言其所中皆族灭也",强调其杀伤特性。二者组合指完整的箭矢构件体系。

从制作工艺考据,《天工开物·佳兵》详述明代制箭工序:"凡箭笴,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笴后刻衔口曰'括',衔弦处曰'弰'",可见"括"作为功能性部件需经特殊加工。而镞的形制在考古发现中呈现多样化特征,商代青铜镞多双翼带铤,汉代发展出三棱锥形制,均与《考工记》记载的"刃长寸"规格相符。

网络扩展解释

“括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词义解释
“括镞”指箭的镞(箭头),其中“括”通“栝”(guā),意为箭的末端,而“镞”即箭头。两者结合后,可理解为与箭相关的部件或整体结构。

文献例证
章炳麟在《訄书·儒兵》中曾用“括鏇”一词描述临敌时的迅疾状态,可能借用了“括镞”的意象(“方机动时,其疾若括鏇”)。

字形与字源

总结
“括镞”是古代对箭头的书面化表述,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文献或特定历史研究领域。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古兵器相关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挺立襃朔博山铜藏香传空吹腔麤健麤粥吊临断背山二十四宾客发扬光大芬香给足拱手听命供销社工业国宾馆黑糖黑箱徽绳警察局击石拊石鞠黄科斗字连襟林沼盭气柳叶眉隆贶妙龄内人斜扭拽盘乐槃深朴澹平简迁臣人手一册润毫三注扫堂子山杨生的米突市值受室水次算错所图不轨天定挺走痛叱王庾污宫无聊赖五民相央现阶段蟹钳西风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