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杜工部祠的意思、杜工部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杜工部祠的解釋

亦稱“ 杜公祠 ”。為紀念 唐 代大詩人 杜甫 所建。 元 宋旡 有《杜工部祠》詩, 仇兆鳌 解題雲:“據 四明 楊德周 所考, 杜公 祠堂凡有數處……自 成都 、 夔州 、 耒陽 外,又存四祠。”四祠指 江原 、 鄜州 、 同谷 、 劍門 諸祠。今 陝西省 西安市 有“杜工部祠”,為 明 代創建,解放後全面修整,辟為“杜甫紀念館”,為 西安 名勝之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杜工部祠,特指為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而修建的祠堂。其名稱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解字釋義

    • 杜:指杜甫(712年-770年),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代表,與李白合稱“李杜”。
    • 工部:指杜甫曾任的官職。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被任命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屬尚書省工部,負責工程、水利等事務的官職),故後世尊稱其為“杜工部”。
    • 祠:指祠堂、祠廟,是後人祭祀祖先或曆史上有功德、有影響人物的場所。
    • 合義:因此,“杜工部祠”即指專門為祭祀和紀念曾任工部員外郎的詩人杜甫而建立的祠堂。
  2. 曆史背景與人物關聯 杜甫一生颠沛流離,憂國憂民,其詩歌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和社會現實,被譽為“詩史”。他晚年漂泊西南,曾在成都浣花溪畔營建草堂居住。盡管“工部員外郎”是其晚年短暫擔任的官職(且為檢校官,非實職),但因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後世以其官職中最具代表性的“工部”來尊稱他,并修建祠堂紀念。

  3. 文化象征與紀念意義 “杜工部祠”不僅是一個物理建築,更是中華文化中尊崇先賢、傳承詩學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後世對杜甫詩歌成就、憂國憂民情懷和崇高人格的景仰與緬懷。在這些祠堂中,人們通過祭祀、瞻仰和舉辦文化活動,延續着對杜甫及其詩歌的研究與熱愛。

  4. 代表地點 最著名的杜工部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館内。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曾傾毀。北宋時期,為紀念杜甫,當地官員呂大防在草堂舊址重建茅屋并建立祠宇,後經曆代修葺擴建,形成今日規模宏大的紀念建築群,其中核心部分即為祭祀杜甫的祠宇,常被稱為“杜工部祠”或“工部祠”。此外,杜甫生平足迹所至的其他地方(如甘肅成縣、湖南耒陽、陝西鄜州等地)曆史上也可能建有紀念他的祠宇,可泛稱為杜工部祠。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杜工部祠是紀念唐代詩人杜甫的祠堂,又稱“杜公祠”。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杜工部”源自杜甫曾擔任的官職“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以此尊稱。祠廟最初由元人記載,現存多為明清時期重建或修繕,主要功能為祭祀、紀念其文學成就與家國情懷。


二、分布與曆史

  1. 西安杜公祠
    位于長安少陵原畔,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清代多次修葺,1960年辟為“杜甫紀念館”。此處與杜甫長安生活經曆相關,他曾在此耕田賦詩,留下“杜曲幸有桑麻田”等詩句。

  2. 成都工部祠
    屬杜甫草堂核心建築,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建,風格樸素莊嚴,體現文人紀念的雅緻傳統。祠内設杜甫塑像,并與高適等友人詩作關聯,見證其蜀中交遊史。

  3. 其他地區
    據記載,夔州(今重慶奉節)、耒陽(湖南)、鄜州(陝西富縣)等地曆史上均有祠堂,部分僅存遺址。


三、建築與文化意義


四、現代保護

西安、成都兩處保存較完整,現為重要人文景點。西安紀念館展示杜甫長安時期詩作手稿,成都草堂則複原其故居場景。

如需更詳細地點列表或詩文考據,可查閱權威曆史文獻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靶子八字打開标鹄畢辭避宮殿並傳側生超以象外承擔慈善錯頭彈丸脫手砥屬觝戲東閃西挪多種多樣煩纓蜂蝶風牖剛方龜旐嘿會胡話虎穽混淪講故事簡令赳桓鸠盤救撲酒資橛頭船考訂魁偉令婦陵橫黎黔露告眉南面北孟母明察木賜内人斜凝乳平亂迫陿黔桂鐵路骞期前瞻後顧三教神鷹時魚説長論短送駕蘇東坡讨呵欠投擿塗歌洿宮相切相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