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爵列的意思、爵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爵列的解釋

即爵位。《禮記·表記》:“其賞罸用爵列,親而不尊。”《管子·四時》:“一政曰,論幼孤,舍有罪。二政曰,賦爵列,授祿位。” 尹知章 注:“列,次也。”《韓詩外傳》卷三:“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羣臣。” 宋 曾鞏 《代皇子延安郡王謝皇太後表》:“詎意仁恩,更崇命秩;抗等威於元宰,躋爵列於真王。”參見“ 爵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爵列”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官職等級和封爵制度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爵位”直接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爵列”指代古代貴族或官員的爵位等級體系,強調按照身份、功勳劃分的官職排序。其中“爵”指代封爵的稱號(如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列”則指代等級排列,合起來表示通過爵位高低形成的等級序列。


二、詳細解釋

  1. 制度内涵
    在《禮記·表記》中提到“其賞罸用爵列”,說明爵列與賞罰制度挂鈎;《管子·四時》中“賦爵列,授祿位”進一步表明爵列是授予官職和俸祿的依據,反映出古代官僚體系中的等級劃分。

  2. 使用場景

    • 分封與授祿:如《韓詩外傳》記載“頒其爵列、等級、田疇”,體現爵列與土地、俸祿的關聯。
    • 身份象征:宋代曾鞏在《代皇子延安郡王謝皇太後表》中以“跻爵列於真王”形容身份晉升,凸顯爵列的尊貴屬性。

三、相關文獻參考


四、總結

“爵列”本質是古代等級制度的體現,既包括爵位本身,也涵蓋官職的排列體系。其應用場景多與政治分封、身份界定相關,屬于古代社會結構中的重要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爵列》是什麼意思

《爵列》(jué liè)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封號和職位的列舉。在古代貴族社會,爵位是國家授予的一種特殊榮譽,爵列則是指人們擁有的爵位的排列。

拆分部首和筆畫

《爵列》的部首是爪(爫)和列(刂)。它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

《爵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在這個社會體制下,國家會授予貴族不同的爵位,用以表示其地位和身份。這些爵位根據等級高低進行排列,形成了爵列這個概念。

繁體

《爵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爵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爵列的寫法為「爵冝」。其中「冝」是一個多音字,意為“封崇”。這種寫法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于封號和職位的特殊重視。

例句

1. 國家頒授的爵列是貴族身份的象征。

2. 他們按照爵列的高低來排定各自的地位。

3. 在這個封建社會,爵列決定了一個人的尊卑。

4. 推薦他擔任此職位是對他過去取得的爵列的肯定。

組詞

爵位、爵制、列位、列舉、列隊

近義詞

貴族、封號、尊爵

反義詞

平民、庶民、平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