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指便于修煉的十種賞賜。見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遊十赉文》。其名目為:一、邑于 長阿 北坂 積金山 連石之鄉 ;二、號為 栖靜處士 ;三、四霤飛軒,廂廊側屋;四、蒼頭一人;五、鋼鐵如意;六、笻竹錫仗;七、香爐一枚,熏陸副之;八、杯盤一具;九、大硯一面,筆紙副之;十、鍮石澡罐,手巾為副。 唐 皮日休 《懷華陽潤卿博士》詩之三:“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須加 陸逸沖 。”自注:“十賚,猶人間九錫也。” 宋 秦觀 《四時四首贈道流》詩之一:“上清欲問因何事,請看先生十賚文。” 王國維 《遊仙》詩之二:“十賚文成九錫如,三千劍履從雲車。”
“十赉”是道教術語,指授予修煉者的十種賞賜,出自南朝梁代陶弘景的《授陸敬遊十赉文》。這一概念源于道教對修行資源的象征性賦予,具體内容如下:
其核心意義在于通過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賞賜,為修道者提供修煉所需的支持。需注意,“赉”字本身意為“賜予”(讀作lài),如“赉賜”即賞賜之意。由于相關記載主要來自早期道教文獻,具體細節可能存在版本差異,建議結合《雲笈七籤》等典籍進一步考證。
《十赉》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十次的德行”或“十重的美德”。它是由“十”和“赉”兩個字組成的。
“十赉”的部首分别是“十”和“赉”,其中“十”的部首是“十”字的自身,它含有二筆;“赉”的部首是“貝”字,它含有七筆。
《十赉》一詞源自古代《論語·子罕篇》中的一句話:“賜,吾将有所錯迕。於予與,赉之。”意思是“恩賜之物,我将會有所疏忽。在我與你之間進行互贈,互相施與。”這句話中的“赉”即是“給予”、“賜予”的意思,後來形成了“十赉”的概念。
《十赉》的繁體字為“十賚”。在繁體字中,字形稍有變化,但含義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些字形與現在略有不同。《十赉》的古字形為“十贊”,與現在的寫法相比,多了一個“貝”字旁。
1. 他身上具備了幾乎所有的“十赉”,深受人們的尊敬。
2. 獲得這個獎項是對他為社會作出的“十赉”表彰。
3. 他注重積累“十赉”,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養。
1. 赉物:指賞賜的物品。
2. 赉予:給予、賜予。
3. 赉教:賜予教誨。
1. 十善:指十種善行或良好的品德。
2. 十美:指十種美好的事物或美德。
1. 十惡:指十種惡行或不良的品德。
2. 十丑:指十種丑陋的事物或丑惡的品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