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象脂。珍貴的食品。《文選·張協<七命>》:“鷰脾猩唇,髦殘象白。” 劉良 注:“白謂脂也,亦猶熊白也。” 唐 康骈 《劇談錄·洛中豪士》:“若求象白猩唇,恐不可緻;止於精潔修辦小筵,未為難事。” 明 劉基 《郁離子·天道》:“秋荼春薺,昔日之象白駝峯也。”
“象白”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象白”指象脂,即大象的脂肪,在古代被視為珍貴的食材或珍稀物品。該詞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用于形容稀有或奢華的事物。例如:
現代漢語中,“象白”一詞已極少使用,僅在引用古籍或文學修辭時出現。需注意其與“像白”(如“像白天一樣明亮”)的區别,後者屬于同音誤寫。
“象白”是古代文學中的特定詞彙,具有曆史和文化意涵,現代人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文選》《劇談錄》等古籍原文。
《象白》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像白色”或“宛如白色”。詞語拆分後可以看出,它由兩個部分組成:象(象牙的象)和白(色彩的白)。它的部首分别是冫(冰部)和白(白部),總共有9個筆畫。
《象白》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屬于漢字經典著作之一。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找到關于《象白》的記載,包括古代詩詞、典籍等。這個詞語形象地表達了某個事物或現象與白色相似的屬性。
《象白》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象白」,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古代字典和文獻的記載,可以了解到古代《象白》的漢字寫法是「⿰象冫白」。
1. 這塊石頭質地堅硬且光滑,真的象白。 2. 她穿着全白的衣服,整個人宛如《象白》。
組詞:象牙、象征、白色、白皙。 近義詞:如白、像白、白。 反義詞:不白、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