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茕茕孑立的意思、茕茕孑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茕茕孑立的解釋

[standing all alone] 茕茕:孤獨無依靠的樣子。孑立:孤立。形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晉· 李密《陳情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茕茕孑立"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孤獨無依、形單影隻的凄涼狀态。其詳細釋義及來源如下:


一、字義解析

  1. 茕茕(qióng qióng)

    意為孤獨無依的樣子。《說文解字》釋“茕”為“回疾也”,引申為孤寂飄零之态(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

  2. 孑立(jié lì)

    “孑”指單獨、孤單,“立”即站立,合指孤身一人伫立(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二、成語釋義

核心含義:

形容人孤苦伶仃,無親無故,獨自生活的境況。常帶有悲涼、凄楚的情感色彩,強調精神與物質的雙重孤立。

出處與典故:

出自西晉李密《陳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背景:李密以祖母年老無人奉養為由辭官,此句描繪祖母孤苦無依,唯剩身影相伴的凄慘境遇(來源:《古文觀止》,中華書局1959年版)。


三、用法與示例

  1. 現代語境:

    多用于書面語,描述失去親友支持、處境艱難之人。

    例句:

    老人晚年喪偶,子女遠居海外,唯留他茕茕孑立于舊屋中。

  2. 近義詞:

    形單影隻、孤苦伶仃、舉目無親。

  3. 反義詞:

    兒孫繞膝、門庭若市、高朋滿座。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茕茕:孤獨貌;孑立:孤立。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2. 《成語源流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源自李密《陳情表》,後世用以極言孤獨之狀。”


五、文化意蘊

該成語承載中國傳統倫理中對家族親情的重視,反襯個體脫離血緣紐帶後的脆弱性,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對命運坎坷者的悲憫書寫(來源:《中國成語文化研究》,複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語“茕茕孑立”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茕茕孑立(讀音:qiōng qióng jié lì)形容人孤獨無依的狀态,常與“形影相吊”連用,表達極度孤寂、無親無故的處境。其核心含義包括:

近義詞:孤苦伶仃、舉目無親;反義詞:兒孫繞膝、成群結隊()。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晉代李密《陳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原文描述李密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家中無親族依靠,隻能與祖母相依為命。此情此景打動了晉武帝,使其暫緩對李密的征召()。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多作謂語或定語,含貶義,常與“形影相吊”搭配()。
  2. 例句:
    • “他失去所有親人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戰亂中,孤兒茕茕孑立,令人心酸。”()

四、文化延伸


五、易錯提示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陳情表》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脖胦草竊馳仰酬複俦與除召叢冢廢壞風憲風雨蕭條高堅寡歡國車蝦蟆給事秏盡皓夜衡栿候官後勁火頭上膠版矯揉進造殼菜刻忍誇绮老龜刳腸六命猛憨鳴放瞑截沒地裡的巡檢内具偏袒譴祟怯聲怯氣起墨親穆器世券契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沙丸盛氣淩人神志石籠受目水明山秀薯莨綢隨例肅靜讨逐亭居體探踢透同處通懷媮快溫直顯發鮮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