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裹的意思、束裹的詳細解釋
束裹的解釋
包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呂無病》:“婦曰:‘妾私出,何顔復求兄弟……’遂於腰間出利刃,就牀邊伸左手一指斷之,血溢如湧。 孫 大駭,急為束裹。”
詞語分解
- 束的解釋 束 ù 捆住,系:束縛。束裝(整理行裝)。束發(?)。束之高閣。束手無策。 量詞,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束修(十條幹肉,原指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後指給老師的報酬)。 聚集成一條的東西:光束。電子束。 控
- 裹的解釋 裹 ǒ 包;纏繞:裹腳。把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夾帶;夾雜:不該把次貨裹進去賣。好人壞人裹在一起一時分不清。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來就會裹奶。奶頭被這孩子裹得生疼。 筆畫數:; 部首:衣;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束裹”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包紮(動詞)
- 字面解釋:指用布、繩等物将物體包裹或捆紮。
- 出處: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呂無病》中提到“孫大駭,急為束裹”,描述緊急包紮傷口的場景()。
- 例句:如“銀裝束裹”形容雪後景物被白雪覆蓋,類似包裹的狀态()。
二、引申含義:約束/束縛(形容詞)
- 抽象用法:比喻人或事物受到外部條件、傳統觀念或社會規範的限制,無法自由發展。
- 來源:部分現代網絡詞典将其擴展為形容“被束縛的狀态”,如思想、行為受限制()。
- 注意:此用法在古典文獻中未明确出現,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
使用建議:
- 文學場景:描述具體包紮動作時,優先用動詞含義(參考古典文獻)。
- 抽象表達:若需比喻性用法,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語義,避免歧義。
不同來源對詞義的解釋略有差異,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裹的意思
束裹(shù guǒ)指用帶子、繩子等捆綁物品,使之固定或緊密包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木(木字頭的字)
裹:衣(衣字旁的字),右邊為彳底部,共11畫。
來源
《說文解字》中解釋束裹為“絛裹也”即用繩索或腰帶進行捆綁包裹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為「束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寫法可以是「束裏」。
例句
1. 他将箱子裡的衣物緊緊束裹起來,以便搬家時不會散亂。
2. 戰士們将受傷的戰友用繃帶束裹住。
組詞
束縛、束手無策、束腰、解裹、緊束、帶子束裹
近義詞
捆綁、縛綁、系緊、包裹
反義詞
解開、散開、松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