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徑露的意思、徑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徑露的解釋

直露,不含蓄。 清 王士禛 《師友詩傳續錄》:“ 唐 詩主情,故多藴藉; 宋 詩主氣,故多徑露。此其所以不及,非關厚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徑露"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詞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文獻用例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1年修訂版)的釋義體系分析:

一、單字溯源

  1. "徑"(jìng)本義指"步道",《說文解字》釋為"步道也",後引申出"直接""直徑"等義項。《辭源》(第三版)補充其可表"方法、途徑"。
  2. "露"(lù)原指"夜間水汽凝結物",《玉篇》訓為"潤澤也",衍生出"顯露""暴露"等引申義,如《周易·系辭》"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的哲學意象轉化。

二、複合詞解析 據《近代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8)記載,"徑露"在明清文獻中偶見用例,主要呈現兩種語義特征:

  1. 具象層面指"路徑顯現",如明人遊記"山雨初霁,石徑露苔痕"中的自然景象描寫。
  2. 抽象層面表"直白顯露",清代詩論家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評點"太白詩句徑露而意遠",強調文學創作中直率表達與深遠意境的辯證關系。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獨立目,但可通過語素分析進行理解。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BCC)顯示,其使用多集中于文學創作領域,常作謂語或定語,如"心迹徑露""徑露鋒芒"等修辭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徑露”是一個文學批評術語,指詩文表達直白、缺乏含蓄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徑”(直接)和“露”(顯露)組合而成,意為直截了當地表露情感或思想,缺乏委婉與蘊藉。

  2. 文學語境中的運用
    清代學者王士禛在《師友詩傳續錄》中對比唐詩與宋詩時提到:“唐詩主情,故多蘊藉;宋詩主氣,故多徑露。” 這一評價指出宋詩因注重氣勢而顯得直白,與唐詩的含蓄形成對比。

  3. 延伸理解

    • “徑”的涵義:既有“路徑”的本義,也引申為“直接”,如“徑行辦理”(直接處理)。
    • “露”的涵義:指顯露、直白,與“含蓄”相對。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批評領域,形容作品情感或思想表達過于直白,缺乏餘韻。例如,宋代部分說理詩因強調議論,可能被評價為“徑露”。

如需進一步了解“徑”的字形演變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伴侶鞭蒲不經心不值一笑茶飯無心饬蠱馳光雠仇出君麤弊催顔點翰典核放空炮蜚鳥豐饒幹咎甘膳官卑職小龜化城詭說函片劾驗家敗人亡劍腹饴唇奸豪積卑潔己從公警捕靓飾迹射覽曆老傭陸作貌侵募緣釀米旁族潘室破玩意兒妾人切身體會曲部入海算沙三親四眷生白聖期剩欲石罅受署順時而動泰東挑三檢四貼腳頭銜無慙無始香鋪骁勇謝庭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