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額的意思、軍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額的解釋

軍隊編制的名額。《新唐書·宦者傳上·窦文場》:“ 興元 初,詔監神策左廂兵馬,以 王希遷 監右,而 馬有麟 為左神策軍大将軍,軍額由此始。” 清 朱大韶 《實事求是齋經義·司馬法非周制說》:“然則王國六軍,大國三,次國二,小國一,此軍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軍額

指軍隊的額定編制人數或軍隊的規模限額,是古代至近代軍事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強調軍隊的法定人數或編制上限。該詞屬書面用語,現代多用于曆史或軍事研究領域。


一、核心釋義

  1. 軍隊編制限額

    指國家規定的軍隊員額總數或各部隊的固定編制人數。例如宋代實行“軍額制”,明确各州府駐軍規模,如《宋史·兵志》載:“諸州軍額,各有定數。”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第1023頁。

  2. 軍隊規模的總稱

    泛指軍隊的數量規模,如清代文獻中“裁減軍額”指縮減軍隊總人數。

    來源:《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制度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第89頁。


二、曆史語境中的用法


三、現代延伸與相關概念


四、權威文獻例證

“熙甯四年,诏諸路置将分領軍額,每将統兵三千至萬人不等。”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二十七

來源:點校本《續資治通鑒長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冊。

網絡擴展解釋

“軍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軍隊編制的名額,即軍隊中人員或單位的定額配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詞義構成

    • “軍”:指武裝部隊或軍事組織。
    • “額”:原指匾額,引申為規定的數量或限額。
      合稱即“軍隊的編制人數或單位數量”。
  2. 權威定義
    根據漢典等詞典解釋,軍額特指軍隊中通過制度規定的編制規模。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神策軍設立時,明确提到“軍額由此始”,即軍隊編制的正式确立。


曆史用例

  1. 唐代軍事制度
    《新唐書·宦者傳》記載,唐德宗興元年間,窦文場監領神策軍左廂兵馬,首次明确“軍額”為軍隊編制的法定名額,标志着規範化管理的開端。

  2. 清代經學解釋
    清代學者朱大韶在《實事求是齋經義》中分析周代軍制時,提到“王國六軍,大國三軍”等分級軍額,說明該詞也用于古代軍制的學術讨論。


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軍額”一詞使用較少,更多以“編制”“定額”等替代。但在研究曆史、軍事制度或古籍時,仍可能遇到這一術語。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曆史案例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新唐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抱恩被羽悲築炊爨吹角磁枕篡逐村夫子麤澁黨務淡水養殖電子底死而亦訪索封刀熢燧浮石沈木浮用高龐各為其主挂貨海嘯翰墨人悍室鶴梅鴻迹黃梁美夢轘磔會明僭賞疾耕驚窘進膺酒刺朘耗鶌鸼刊職匡敕黎萌令辟黎旭鹿馬侖頭饢糟女華抛光平談翹思橋冢熱中人三傳生肖石壑釋甲踏趿同坎魏夫人嗡鼻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