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焚琴煮鶴的意思、焚琴煮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焚琴煮鶴的解釋

把琴當作柴火燒了去煮白鶴。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宋 洪適 《滿江紅》詞:“吹竹彈絲誰不愛,焚琴煮鶴人何肯?”《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 清 黃景仁 《惱花篇》:“不憂人譏煞風景,焚琴煮鶴寧從同。” 傅尃 《避地》詩之一:“焚琴煮鶴垂垂盡,打鴨驚鴛事事非。”參見“ 燒琴煮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焚琴煮鶴”是漢語成語,比喻糟蹋美好事物,破壞高雅情趣,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出自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李商隱《雜纂》,将“燒琴煮鶴”列為“殺風景”行為之一。
  2. 文學引用:宋代洪適《滿江紅》中“焚琴煮鶴人何肯”進一步強化了其貶義色彩。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四、文化意象


五、近義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苕溪漁隱叢話》《醒世恒言》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焚琴煮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極端的浪費和破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焚(火字旁,火,8畫) - 琴(玉字旁,玉,13畫) - 煮(火字旁,火,8畫) - 鶴(鳥字旁,鳥,11畫) 來源: 《焚琴煮鶴》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戰國時期的故事。相傳,有位美麗的女子鐘離春,自幼習琴成才,琴藝非常高超。一天,她見到了一個極其丑陋的男子煉琴,卻發現他的琴藝非常出衆,令人驚歎。鐘離春決定将自己所學的琴藝獻給這個男子,于是将自己所珍愛的古琴焚燒,再将鶴煮了給他吃。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用來形容非常極端的浪費和破壞。 繁體: 《焚琴煮鶴》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焚琴煮鶴"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不過其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 例句: 這些富豪花費巨大的財富在生活奢侈品上,簡直就像是焚琴煮鶴。 組詞: - 焚燒 - 鶴立雞群 - 文人墨客 近義詞: - 舍本逐末 - 不知輕重 反義詞: - 不拘小節 - 知輕知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