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壇社會主義的意思、講壇社會主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壇社會主義的解釋

以“社會主義”作為幌子的資産階級改良主義。19世紀60-70年代起開始在德國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納、施穆勒等多為大學教授,他們在大學講壇上宣揚這一思想,故名。他們主張在不觸動資本家利益的條件下,逐步實現“社會主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講壇社會主義(德語:Kathedersozialismus)是19世紀中後期在德國興起的一種社會改良思想流派,主張通過國家幹預和社會政策來調和階級矛盾、改善工人處境,反對激進的社會主義革命。其名稱源于德語“講壇”(Katheder),指大學教授在講台上宣揚的社會主義理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主張

  1. 國家幹預經濟

    強調國家應通過立法手段(如勞動保護法、社會保險制度)調節勞資關系,保障工人權益,而非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代表學者阿道夫·瓦格納(Adolph Wagner)提出“國家社會主義”,主張國家主導公共事業和社會福利。

  2. 漸進式社會改革

    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暴力革命論,主張通過議會民主和學術研究推動社會改良。代表人物古斯塔夫·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認為,經濟政策應基于實證研究逐步調整。

  3. 調和階級矛盾

    試圖在資産階級與無産階級之間建立合作,通過提高工人福利維持社會穩定。經濟學家盧約·布倫塔諾(Lujo Brentano)支持工會發展,倡導通過集體談判改善工人待遇。

二、曆史背景與影響

三、與馬克思主義的區别

講壇社會主義者雖批判資本主義弊端,但拒絕階級鬥争學說,認為可通過精英主導的改革實現社會公平,因而被恩格斯諷刺為“庸俗的社會主義”(《反杜林論》)。

四、術語辨析

漢語中“講壇社會主義”屬學術專名,需注意:


參考資料(基于權威學術文獻):

  1. 瓦格納《政治經濟學原理》(Adolph Wagner, Grundlegung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1893.
  2. 施穆勒《社會政策與國民經濟學的根本問題》(Gustav Schmoller, Über einige Grundfragen der Sozialpolitik), 1898.
  3. 布倫塔諾《現代工會》(Lujo Brentano, Die Arbeitergilden der Gegenwart), 1871.
  4.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Kathedersozialismus"詞條, 中文版第3卷,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6.

注:因“講壇社會主義”為曆史術語,現代漢語詞典未單獨收錄,釋義綜合經濟思想史權威著作及《辭海》相關條目編寫。

網絡擴展解釋

講壇社會主義是19世紀中後期在德國興起的一種資産階級改良主義思潮,其核心特征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以大學教授為主要代表,通過學術講壇宣揚社會改良主張的思潮。他們主張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通過國家立法和社會政策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目标。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時間:19世紀60-70年代在德國流行
  2. 産生動因:為緩和勞資矛盾、抵制馬克思主義傳播而出現
  3. 核心組織:1872年成立的"社會政策學會"

三、主要主張

四、代表人物

主要成員包括:

五、曆史評價

該思潮因脫離實際改革行動,被奧本海默諷刺為"講壇社會主義",但學派成員反而接受了這個稱號。馬克思學派認為其本質是通過局部改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注:該詞條在不同語境下有廣義用法,但核心定義應基于其曆史背景。如需了解現代社會主義理論,可參考相關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惸白镪備文必必剝剝比詳長引稱號吊毛鵝步二郎腿二朋繁紅飛馳飛夢腐爛蚹蠃富室柑橘鬼燈檠古文經學鶴嘴瓶荒誕無稽化蛻花陣家蠅幾闼基态況迺琅簡蕾鈴戀嫪麗樵流荒琉璃球淪亡論最埋輪名高難副蜜月齧龁尼格羅人諾諾複爾爾辟署權謀曲池曲趣髯龍山堂沙杏殺越神浒使聘試秩説真格的痛疚通選威威汙卑霧沛謝公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