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盡薪傳的意思、火盡薪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盡薪傳的解釋

火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斬斷牽纏,若不是粉碎虛空,終似那癡拳太軟,總火盡薪傳也。”參見“ 火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火盡薪傳”是一個成語,但根據權威資料顯示,其正确形式應為“薪盡火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正确形式:薪盡火傳

  1. 釋義
    字面指柴燒盡後,火種仍能延續。比喻學問、技藝或精神通過師徒代代相傳,永不消亡。

  2. 出處
    源自《莊子·養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油脂作為薪柴會燒盡,但火種傳遞下去則無窮盡)。

  3. 用法
    多用于文化傳承領域,如:"焦裕祿精神薪盡火傳,至今影響深遠"。


二、關于“火盡薪傳”

  1. 存在争議
    部分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收錄了“火盡薪傳”,釋義為“火雖燒完,柴卻留傳,比喻思想、技藝等世代相傳”,但該用法在權威語境中被指出不規範。

  2. 與“薪盡火傳”區别

    • 邏輯差異:前者強調“火滅後薪存”,後者強調“薪盡而火續”,後者更符合自然規律和傳承邏輯。
    • 使用頻率:古籍和現代規範文本中,“薪盡火傳”占絕對主流。

三、建議

在正式場合應使用“薪盡火傳”。若遇到“火盡薪傳”的表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筆誤或非規範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火盡薪傳》的意思

《火盡薪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火燃到極點,燃料也已經完全燃盡,比喻非常猛烈或者非常徹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盡薪傳》的拆分部首是火(huǒ)、木(mù)和艸(cǎo)。

《火盡薪傳》的總筆畫數為13個。

來源

《火盡薪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末年的《曆代名畫記》一書,作者是宋代畫家鮮于樞。此書中記載了名畫《薪盡火傳》對應的傳說故事,後來就形成了成語《火盡薪傳》。

繁體

《火盡薪傳》的繁體字為《火盡薪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火盡薪傳》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如《火》可以寫作「火」、「灺」或者「炄」,《盡》可以寫作「盡」,《薪》可以寫作「芯」,《傳》可以寫作「傳」。

例句

1. 他的熱情如火,研究新項目時總是火盡薪傳,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2. 這場演講鼓舞人心,激情澎湃,火盡薪傳。

組詞

火山、火焰、木材、傳承、傳記。

近義詞

火熱、熾熱、熱情洋溢。

反義詞

冷靜、冷淡、熄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