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敬酒。 唐 于邵 《陪諸公宴京兆王參軍宅序》:“始為合獻之禮,終為縱飲之樂。”
“合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
相互敬酒: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源自古代宴會禮儀。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于邵《陪諸公宴京兆王參軍宅序》中提到“始為合獻之禮,終為縱飲之樂”,指賓主之間互相敬酒的儀式。
共同貢獻:部分資料(如)提到“合獻”作為成語時,可引申為“多人共同獻出力量、財物或智慧,為同一目标努力”。但這一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用法,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全唐文》等典籍。
合獻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表示将個人貢獻或財物等合并到一個整體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合(合猜偈)獻(犭爪丶冂)。
來源: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并經過演變形成了現代的寫法。
繁體:合獻。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合獻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保持了現代漢字的形狀。
例句: 1. 他将自己所有的財産合獻給了慈善機構。 2. 在困難時期,大家合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共同應對挑戰。
組詞:合并、獻出、合作、合心等。
近義詞:貢獻、奉獻、獻身。
反義詞:收取、索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