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唱的意思、絶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唱的解釋

1.亦作"絶倡"。2.指詩文創作上的最高造詣。

詳細解釋

亦作“絕倡”。指詩文創作上的最高造詣。《宋書·謝靈運傳論》:“若夫 平子 艷發,文以情變,絶唱高蹤,久無嗣響。” 宋 王十朋 《蓬萊閣賦》序:“昔 元微之 作《州宅》詩,世稱絶倡。”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杜少陵詩》:“至《嶽陽樓》之‘ 吳 楚 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古今無不推為絶唱。”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十篇:“恨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于千秋,雖背《春秋》之義,固不失為史家之絶唱,無韻之《離騷》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絶唱”(簡體為“絕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詩文創作的最高造詣
    指文學作品(如詩歌、文章)達到極高的藝術水準,成為難以超越的典範。例如魯迅評價司馬遷《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一含義源自古代文獻,如《宋書·謝靈運傳論》中“絕唱高蹤,久無嗣響”。

  2. 引申為各類創作的巅峰
    現代用法中,“絕唱”不僅限于詩文,還可形容歌曲、戲劇等藝術形式的最高成就,如“經典名曲‘千古絕唱’”。


二、其他含義

  1. 最後的作品或表演
    在特定語境下,可指某位藝術家生前最後的創作或演出,如“明星去世後,錄音帶成為她的絕唱”。但需注意,此含義更接近引申用法,核心仍強調“最高水平”而非單純“最後”。

三、常見搭配與辨析


四、總結

“絕唱”一詞兼具文學評價與情感色彩,既可用于贊美經典作品,也可寄托對藝術家的追思。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其“最高成就”與“最後之作”的雙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絶唱的意思

絶唱是一個日語詞彙,意為“最後一曲”或“最後一首歌”。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藝術家或音樂家在其生涯的最後階段所演唱的精彩歌曲。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絶唱的部首是糸(組成它的部首是“纟”)和口,它的筆畫數是10畫(纟為5畫,口為5畫)。

來源和繁體

絶唱這個詞源自于日本文化,它很可能起源于歌舞伎或者傳統戲曲中的某個重要場景。繁體字“絕唱”也有類似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絶唱字的結構稍有不同。纟部分寫成線并穿過一小口,口的左上方有一個小半圓。

例句

1. 這位著名歌手在他的絶唱演唱會上表現出色,感動了無數觀衆。

2. 這是他的絶唱作品,他将在退休後不再進行演藝活動。

組詞

絶經(指女性停止生理周期)、絶嗣(指沒有繼承人)、絶緣(指物質間沒有導電連接)

近義詞

最後之曲、終曲、告别演唱

反義詞

開場曲、序曲、新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