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命的意思、公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命的解釋

(1).諸侯的命令。《儀禮·聘禮》:“賓即館,訝将公命。”《左傳·隱公元年》:“夏四月, 費伯 帥師城 郎 。不書,非公命也。” 杜預 注:“傳曰:君舉必書,然則史之策書,皆君命也。”按,此指 魯隱公 之命。

(2).官家使命。 漢 荀悅 《申鑒·時事》:“弗避而報者無罪,避而報之殺……凡以公命行止者,不為弗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命”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義分解

二、基本含義

  1. 諸侯的命令
    源自《儀禮·聘禮》“賓即館,訝将公命”及《左傳·隱公元年》“不書,非公命也”,特指諸侯國君發布的指令,如魯隱公之命。

  2. 官家使命
    如漢代荀悅《申鑒·時事》提到“凡以公命行止者”,指官府或朝廷下達的正式任務。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對法律、規章或上級指令的遵守,強調對權威的服從。例如古代官員執行公務時需以“公命”為依據,違者可能受罰。

四、曆史背景

該詞起源與古代中國官府制度相關,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法律和等級秩序的重視。通過“公命”的強制性,維系了政權運轉和社會穩定。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儀禮》《左傳》等文獻,或查看上述來源中的引文詳情。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命》的意思

《公命》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國家公權力的命令。通常用于指代國家的法令、行政命令、公文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命》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公”的部首是“八”(bā),總筆畫數為二十,讀音為“gōng”。而“命”的部首是“口”(kǒu),總筆畫數為五,讀音為“mìng”。

來源和繁體

《公命》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些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公命》這個詞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政府發布了一項重要的公命,要求全體市民遵守。

2. 我們必須服從國家的公命,履行我們的公民義務。

組詞

公文、公權、命令、公民等。

近義詞

法令、指令、規定、規章等。

反義詞

違法、違約、反抗、抗命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