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nakes and scorpions—vicious people]∶比喻狠毒的人
(2) [vicious]∶比喻狠毒
蛇蠍心腸
蛇與蠍子。比喻可怖的事物或狠毒的人。 南唐 陳陶 《小笛弄》:“蛇蠍愁聞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霧。”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元白揣摩》:“到如今,虎臣矯矯,化為蛇蠍。” 廬隱 《海濱故人》四:“ 沙 履世未久,而懷懼已深!覺人心險惡,甚于蛇蠍!”
“蛇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蛇蠍”字面指蛇和蠍子兩種毒物,常比喻狠毒的人或事物,強調其陰險、可怖的特性。例如:“蛇蠍心腸”形容人内心歹毒,“避如蛇蠍”則表達對某人或事物的極度厭惡與畏懼。
該詞最早見于南唐陳陶的詩句“蛇蠍愁聞骨髓寒”,明代顧大典的《青衫記》中也有“化為蛇蠍”的描述。成語“蛇蠍為心”則出自元代雜劇《抱妝盒》,進一步強化了其“心腸狠毒”的寓意。
“蛇蠍”在文學和日常語境中多用于批判極端惡毒的行為或性格,如廬隱在《海濱故人》中寫道“人心險惡,甚于蛇蠍”,凸顯對人性的深刻反思。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文學作品及權威詞典的解釋,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蛇蠍》是一個常見的詞語,指代邪惡、毒辣、狠毒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險惡狠毒,有惡毒的本質。
《蛇蠍》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虍”和“虍”,總共有9個筆畫。
《蛇蠍》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文文化,蛇和蠍子是許多文化中被視為惡劣的生物,因其狠毒的本性和危險性。因此,将蛇和蠍子的形象用于描述邪惡狠毒的人或事物。
《蛇蠍》和繁體字《蛇蠍》同義,蠍是蠍子的古體字。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蛇蠍是分開寫的,蛇是單獨的一個字,蠍是單獨的一個字。
這個城市隱藏着許多蛇蠍之輩,做事毒辣,冷酷無情。
蛇蠍心腸、蛇蠍心計、蛇蠍心機
狠毒、邪惡、惡劣
善良、仁慈、友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