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頌。
《南齊書·海陵王紀》:“太傅 宣城王 胤體 宣皇 ,鐘慈 太祖 ,識冠生民,功高造物,符表夙著,讴頌有在,宜入承寶命,式甯宗祏。”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待紳士》:“且從來草茅讴頌,本出肺腸。”
陳三立 《清贈光祿大夫特用知府張君墓表》:“委治 廣濟 堤工,犯百難禦水,竟其功,民讴頌之,號 張公堤 。”
“讴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讴頌”指以歌唱或文學形式表達對人或事物的高度贊美與歌頌。它強調情感的真摯性和表達的熱烈性,常用于形容對傑出人物、重大成就或崇高精神的贊美。
若需查看具體古籍用例或擴展近義詞,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讴頌(ōu sòng),意為歌頌、贊美。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方面進行闡述。
《讴頌》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詞語,其中“言”是左右結構的部首,表示與語言相關的意義;而“頁”則是上下結構的部首,表示與文字書寫相關的意義。該詞共有11個筆畫。
《讴頌》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記載于《老子·道德經》中的“善為士者,不歌而讴。”意為優秀的人不需要歌唱而可以被贊美。
《讴頌》的繁體字為「謳頌」。
在古代文獻中,有時采用與現代稍有不同的寫法,如「歐頌」。
1. 我們應該常常讴頌祖國的偉大成就。
2. 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讴頌愛情的歌詞而廣受好評。
讴歌、頌揚、歌頌、贊美。
歌頌、贊美、褒揚、頌獎。
責備、批評、譴責、诟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