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盧仝 《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後因以“栖鴉”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謙辭。 宋 陸遊 《赤壁詞·招韓無咎遊金山》詞:“素壁栖鴉應好在,殘夢不堪重續。”參見“ 塗鴉 ”。
“栖鴉”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源自唐代詩人盧仝《示添丁》詩句“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後以“栖鴉”比喻稚嫩拙劣的字迹,多用于自謙語境。例如:
該用法與“塗鴉”含義相近,均借鴉的淩亂形态形容書寫潦草。
在詩詞中,“栖鴉”也常直接描述栖息在樹上的烏鴉,營造蕭瑟意境。例如: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詩句背景或更多文學用例,可參考《全唐詩》《陸遊詞集》等文獻。
栖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栖”和“鴉”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栖鴉”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栖”字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相關的意思;“鴉”字的部首是鳥,表示與鳥類相關的意思。栖鴉共有12畫,其中“栖”字6畫,“鴉”字6畫。
栖鴉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烏鴉的形象。烏鴉寓意着“智慧、厚道、忠誠”。 “栖鴉”一詞中的“栖”指的是烏鴉栖居在樹上的行為,而“鴉”則指的是烏鴉本身。
繁體字“栖鴉”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中對于“栖鴉”的寫法多種多樣,但基本保留了現代書寫形式的特征。例如,在秦漢時期,人們用象形字,将栖鴉描繪為一隻栖落在樹上的烏鴉的樣子。
1. 這棵樹上栖着一隻黑色的栖鴉。
2. 栖鴉的叫聲讓人感到甯靜祥和。
栖居、栖息、栖身、鴉片、鴉雀無聲等。
烏鴉、寒鴉、黑鳥都可以作為栖鴉的近義詞。
白鴉、白鳥等可以作為栖鴉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