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興的意思、寄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興的解釋

(1).猶興寄。指文藝作品的深刻寓意。 唐 元稹 《叙詩寄樂天》:“得 杜甫 詩數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 沉 宋 之不存寄興,而訝 子昂 之未暇旁備矣。”

(2).寄寓情趣。 宋 劉過 《賀新郎》詞:“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寄興、焦琴紈扇。” 明 汪廷讷 《獅吼記·叙别》:“因此陶情詩酒,寄興煙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寄興是漢語古典文學批評術語,指創作者将情感、志趣寄托于客觀物象或藝術形式中,通過描繪外物或特定情境來含蓄表達内心世界。其核心在于“借物抒懷”“托物言志”,強調藝術表現的間接性與含蓄美。以下從詞典釋義與文學内涵兩方面詳解:


一、詞典釋義與核心含義

  1. 寄托情緻

    指将主觀情感、人生感悟投射到自然景物或藝術對象中。如《漢語大詞典》釋為“寄托情趣”,強調創作者借外物為載體傳遞内在情思。

    例:王羲之《蘭亭集序》“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借山水之樂寄超然物外之興。

  2. 藝術表現的含蓄手法

    區别于直抒胸臆,寄興要求通過意象的營造實現情感表達。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稱“托物連類以形之”,即用象征、隱喻等手法使情感具象化。


二、文學創作中的深層内涵

  1. 物我交融的審美境界

    寄興追求主體情感與客體物象的渾然統一。如劉勰《文心雕龍·物色》言“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揭示情與景互滲的創作機制。

  2. “興”的功能性拓展

    源于《詩經》“六義”之“興”,但超越起興修辭,發展為整體性的寄托藝術。宋代梅堯臣提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正是寄興的美學效果。


三、典型應用場景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沈德潛《說詩晬語》(中華書局校注本)
  3. 劉勰《文心雕龍》(人民文學出版社注釋版)
  4. 梅堯臣《宛陵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5. 徐複觀《中國藝術精神》(九州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寄興”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文學藝術領域,其含義可從兩個層面理解:

  1. 文藝作品的深刻寓意
    指作品通過象征、隱喻等手法傳遞深層思想或情感,強調藝術表達的含蓄性和哲理性。例如唐代元稹在《叙詩寄樂天》中對比杜甫與沈佺期、宋之問的詩作,指出後者“不存寄興”,即缺乏深刻寓意。

  2. 寄寓情趣或情感
    指創作者将個人情感、志趣寄托于自然景物或藝術形式中。宋代劉過《賀新郎》中“但寄興、焦琴纨扇”即通過琴與扇表達愁緒,體現借物抒懷的手法。明代汪廷讷的《獅吼記》也提到“寄興煙霞”,表現文人雅士借山水寄托閑情逸緻。

擴展用法
“寄興”可與“寓情”結合為成語“寄興寓情”(見),強調在創作中同時寄托情感與意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情寄所托”。

總結
該詞既可用于評價作品的文學價值(如是否具備深刻寓意),也可描述創作手法(如借景抒情)。其核心在于“寄托”,通過藝術形式傳遞隱含的思想或情感。

别人正在浏覽...

安戀白玉蟬比附不揣恻怛欑柱丹樞的對頂谒惡心煩鳳凰木父賞拂袖蓋愆關饷孤翠孤獨園化名怙過佳傳挾纩江灣簡習簡制交單濟南京城氏驚喧錦袍仙具囿開拍苦果藍绶掠約力量率計買臣覆水擟拘木樁嬭房蟠夔紋妻族缺事仁者能仁容容柔毳色鬼勝遇深緻誓社書诏逃債台跳丸提警往來體蛙音閏位無理取鬧無面馎饦獻遺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