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制的意思、簡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制的解釋

專斷制約。 清 朱之瑜 《中原陽九述略》:“責報者尚未盈其欲,恣行者有簡制之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簡制"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指向古代服飾制度和現代簡化規範,具體釋義如下:


一、古代服飾制度中的含義

指粗陋、未精細加工的衣物,特指古代喪服中用料簡樸、工藝粗糙的服裝形制。

《說文解字》釋"簡"為"牒也",引申為"略而不繁";"制"指形制規範。古代喪禮按親疏關系分"斬衰""齊衰"等五服,"簡制"屬較低等級的喪服,以未經修飾的粗麻制成,體現"禮有以素為貴者"(《禮記·禮器》)的倫理觀念。

例:《儀禮·喪服》載"疏衰裳齊……冠布纓",鄭玄注"此謂簡制,哀殺者也"。


二、現代漢語中的引申義

指簡化、精簡的制度或形式,強調去除繁複、保留核心要素的規範化設計。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此詞項,釋義為"經過簡化的制度或規程"。常見于行政管理(如"簡政放權")、産品設計(如"簡制版軟件")等領域,體現效率優先原則。

例:漢字簡化方案中,"制"簡化為"制",即屬字形簡制的實踐(《漢字簡化字總表》,1986)。


三、使用場景與文化内涵

  1. 禮制語境:古代強調"喪緻乎哀而止"(《論語·子張》),簡制喪服通過物質粗樸表達精神哀思。
  2. 現代應用:與"精簡""集約"等詞近義,如"簡制流程"指優化後的操作規範,反映工業化社會對效能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頁78
  2. 鄭玄《儀禮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卷十一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頁634
  4. 國家語委《漢字簡化方案》(語文出版社,1986)附錄

網絡擴展解釋

“簡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進行理解。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一、基本含義(常見解釋)

專斷制約
指在決策或管理過程中,采取獨斷的方式對事物進行限制或約束。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簡易制作/簡單而有效的制度
部分現代語境中,“簡制”被延伸為“簡單而有效的制度或方法”,強調以精簡方式達到高效目的。

三、使用建議

  1. 古籍或學術文獻:優先采用“專斷制約”的解釋。
  2. 現代口語或非正式文本:若語境涉及簡化流程或制度優化,可考慮“簡易制作/簡單方法”的引申義。

如需更全面的來源信息,可參考《中原陽九述略》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昌表題采菽慘無人理茶場禅士大不了乏劣憣校俯首鋼鐵高不辏低不就擱不住宮詞寒畯河幹橫眼紅領巾喙長三尺回棋渾雅活校焦冥基礎課激勵近身镌琢局度嵁崿廉靜寡欲曆程禮記留礙流迸蹓跶劉三姐論用馬帴門情瞑眠民官男事炮犧瞥視傾返情逾骨肉瓊懷乞巧忍節柔态入畫食舉四殆私诃條國私占所職投隙抵罅網籃蚊睫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