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缺事的意思、缺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缺事的解釋

(1).工作上的缺失。 明 何景明 《送郡守孫公考績》詩序:“州既靡有缺事,守曰吾庶可以考矣。”

(2).感到缺憾的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玩具·秦玺始末》:“今儒生輩皆尊信其言,以為 秦 寶未入中國,乃聖朝缺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五通》:“終歲之好,分手未有一言,終屬缺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缺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工作上的缺失
    指事務處理中的疏漏或未盡職責的情況。例如明代何景明《送郡守孫公考績》詩序中提到“州既靡有缺事”,意指州内政務沒有出現重大疏漏。

  2. 感到缺憾的事
    表示對某事的遺憾或未完成的不圓滿感。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五通》中“終屬缺事”,即表達對分别時未盡言的惋惜。


二、用法與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代詩詞或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聊齋志異》《野獲編補遺》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缺事

《缺事》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表達了某人沒有事情做、無所事事的狀态。下面來逐一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缺事》的拆分部首是“缶”和“目”,其中“缶”表示陶瓷器皿,“目”表示眼睛。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缺事》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癸辛雜詩》中。這個成語原意是指官員缺乏職務、沒事可做,後來演變為形容某人閑散、無所事事,形成了現代的含義。

繁體

《缺事》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缺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缺事》是以「缺勿」的形式來寫的。

例句

他最近一直缺事,每天無所事事地閑逛。

組詞

與《缺事》相關的組詞有:缺乏事業、事事如意、事事順當。

近義詞

與《缺事》相近的詞語有:無聊、閑散、無所事事。

反義詞

與《缺事》相反的詞語有:忙碌、繁忙、事必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