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诏的意思、書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诏的解釋

诏書;草拟诏書。《舊五代史·外國傳二·回鹘》:“其後時通中國,世以中國為舅,朝廷每賜書詔,亦常以甥呼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 梅詢 為翰林學士,一日書詔頗多,屬思甚苦,操觚巡堦而行,忽見一老卒卧于日中,欠伸甚適。 梅 忽嘆曰:‘暢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诏”是古代中國政治與文學領域的重要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含義

  1. 名詞屬性:指皇帝發布的正式诏書文件,屬于最高等級的官方文書。如《舊五代史》記載朝廷賜予回鹘的官方文書即稱“書诏”。
  2. 動詞屬性:指翰林學士等官員起草诏書的行為。明代謝肇淛《五雜俎》記載梅詢“一日書诏頗多”,即描述其起草多份诏書的工作狀态。

二、文學引申 該詞衍生出對優秀文章的贊譽功能,特指文筆精妙之作。如指出其可用于“表揚他人文章或自己的作品”。

三、曆史應用實例

該詞完整展現了古代文書制度與文學評價的雙重功能,在曆史文獻中常見于官職運作(如翰林學士拟诏)、外交文書(如與回鹘往來)等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诏》的意思

《書诏》是一個包含書面命令或公告的詞語,用于表示上級向下級傳達某種指示或通知的行為。

《書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诏》是由三個部首組成的:言部、聿部和讠部。言部和聿部是上下構成的偏旁,表示書寫、描繪的意思;讠部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言語、語言。

根據部首的組成,可以将《書诏》的拆分為:“言”、“聿”和“讠”。其中,“言”在書寫時的筆畫數為二,“聿”為七,“讠”為兩畫。

《書诏》的來源

《書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方文書制度。在古代,君主或有權勢者會用書面形式向下級官員發布命令或公告,這種行為被稱為《書诏》。該詞也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提到了“書诏征天下士”。

《書诏》的繁體字

《書诏》的繁體字為「書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字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關于《書诏》這個詞來說,古時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書诏》的例句

1. 君王下《書诏》,國家舟楫賦稅以普天下之人。

2. 請将這封《書诏》傳達給全體員工。

《書诏》的組詞

1. 書信:表示用書面形式進行傳達。

2. 诏書:表示由上級向下級發布的命令或公告。

《書诏》的近義詞

1. 勒令:表示強制命令或指示。

2. 告示:表示向公衆發布的公告或通知。

《書诏》的反義詞

1. 自由:表示沒有限制或束縛的狀态。

2. 放任:表示不加幹涉或指示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