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羽的意思、銜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羽的解釋

《韓非子·說林下》:“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飲於河,則必颠,乃銜其羽而飲之。”後用為相助之典。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八:“迴風吹四壁,寒鳥相因依。周周尚銜羽,蛩蛩亦念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銜羽”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出自《韓非子·說林下》,記載了一種名為“翢翢”的鳥,因頭重尾輕,在河邊飲水時容易跌倒,于是通過“銜其羽”(用嘴叼住同伴的羽毛)的方式保持平衡,從而成功飲水。此典故後被引申為互助協作的象征。

二、詞義解析

  1. 本義:字面指鳥類用喙叼住羽毛的動作。
  2. 引申義:比喻相互幫助、共同克服困難的行為。例如三國時期阮籍《詠懷詩》中的“周周尚銜羽,蛩蛩亦念饑”,即以“銜羽”暗喻依賴同伴生存的狀态。

三、文學應用

該詞多用于詩文或典故引用,強調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古代文人常借“銜羽”表達對人際扶持的贊許,或暗諷孤立無援的處境。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作為文言詞彙出現在學術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其隱喻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羽

銜羽是一個漢字詞語,分别由“衣”和“幹”組成。

衣,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與衣物相關的事物。它的拼音是yī,部首筆畫為5畫。

幹,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與木材或樹木有關的事物。它的拼音是gàn,部首筆畫為3畫。

銜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經中的《羔裘》一詩,其中“銜羽而歸”的用法意為戰勝敵人并且凱旋而歸。後來,表示銜羽的意思漸漸演變為凱旋、勝利的象征。

在繁體中,銜羽的方式與簡體中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衣部字的寫法較複雜,包括秃寶蓋翟,其最早的形狀類似于人穿着的上衣。而幹部字的古代寫法包括三點水以及石頭形狀等。

以下是一些使用銜羽的例句:

1. 戰士們英勇作戰,最終凱旋而歸,銜羽而回。

2. 這位運動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比賽中銜羽而歸。

組詞:銜恩、銜戲、銜翎、銜令、銜奏

近義詞:凱旋、勝利、成功

反義詞:戰敗、失利、失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