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饷的意思、關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饷的解釋

(1).海關征收的稅款。 清 夏燮 《中西紀事·五口釁端》:“﹝ 劉麗川 ﹞適聞道庫所收關餉甚饒,起意窺伺。”《三元裡人民抗英鬥争史料·夷匪犯境聞見錄》:“現在各洋行貼二百萬,其餘在藩庫,關餉、鹽庫,糧道庫提湊銀兩,業已依限交清。”

(2).發放或領取薪金。《負曝閑談》第三回:“看看關餉的日子離得尚遠,便把他熬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茅盾 《子夜》四:“弟兄們已經三個月沒關饷,總得點綴點綴,好叫他們起勁。” 周玉清 《晉西事變中的一夜》:“這人就是他們的隊長,姓 康 ,過去在我們團上工作過,是一個隻管吃飯穿衣關饷的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饷”是一個具有曆史演變和地域使用差異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關饷”原指軍隊發放薪饷,後泛化為發放工資的行為。現代用法中,多用于口語或方言,表示領取工資。


二、詞義演變與詳細解釋

  1. 古代含義
    源自官府對百姓的物資供給,如糧食和薪饷,屬于古代維護社會穩定的民生措施。例如清代文獻中,曾指“海關征收的稅款”(特殊曆史背景下的用法)。

  2. 現代泛化
    從軍隊專用術語擴展到各行業的工資發放,如例句:“應付關饷和稅款屬于流動負債”(企業場景)。


三、方言與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

  1. “全師官兵集合領取關饷”(軍隊場景)
  2. “關饷這一天,工人們格外高興”(日常口語)

“關饷”從古代官府供給演變為現代工資發放的代稱,兼具曆史深度和方言活力。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如軍隊、企業或地域性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饷

關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官員派給下屬的薪俸。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門和食,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關饷一詞最早出現于北宋王安石的《新法革故實錄》中,後來成為常用詞彙。它由“關”字和“饷”字組合而成。“關”在這裡表示官府,指政府或官員;“饷”表示薪俸,指給予下屬的報酬。

繁體

關饷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關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關饷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明代的寫法是關餉;清代的寫法是關房。

例句

1. 官員們每月領取關饷,以支付日常生活開銷。

2. 這位官員貪污受賄,卻仍然要求下屬按時發放關饷。

組詞

關鍵、饷金、關帝

近義詞

薪水、俸祿、工資、薪金

反義詞

克扣、罷饷、停饷、減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