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頂谒的意思、頂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頂谒的解釋

頂禮谒見。 唐 白居易 《與濟法師書》:“昨者頂謁時,不以愚蒙,言及佛法,或未了者,許重讨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頂谒”是一個佛教相關的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由「頂禮」與「谒見」組合而成,指以極其恭敬的姿勢(如五體投地)拜見尊者,常見于佛教語境。例如白居易在《與濟法師書》中寫道:“昨者頂謁時,不以愚蒙,言及佛法”,這裡的“頂谒”即表達對高僧的虔誠拜見。

二、字義分解

  1. 頂:原指人體最高部位(如頭頂),引申為「以頭觸地」的敬禮動作,常見于「頂禮」等佛教用語。
  2. 谒:本義為拜見尊長或神靈,如《史記》中“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賀之,乃谒高祖”。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宗教或莊重場合,如拜見高僧、參拜聖迹等。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化語境。

拓展說明:該詞體現了古代漢語中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敬意的文化特征,與「稽首」「膜拜」等詞有類似語義層次,但更具佛教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頂谒》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頂》讀dǐng,意思是指高高地向上升起或挺立的樣子;《谒》讀yè,意思是指恭敬地拜訪。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頂》的部首是頁,共有8筆; - 《谒》的部首是讠(讓字旁),共有9筆。 來源: 《頂谒》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儀式和禮儀的場合。在古代,人們在拜訪尊長或上級時,要表現出對對方地位的尊重和敬意,因此使用《頂谒》這個詞來描述此種行為。 繁體: 《頂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頂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許多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根據我的了解,目前沒有詳細資料顯示《頂谒》在古代的具體寫法。 例句: 請允許我給您一個《頂谒》。 他向上級行了一次恭敬的《頂谒》。 組詞: 《頂谒》不常見于組詞中,一般作為一個獨立詞語使用。 近義詞: 拜訪、參拜等詞語與《頂谒》有類似的含義。 反義詞: 冒犯、無禮等詞語與《頂谒》相對立,表示缺乏敬意或不恭敬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