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藍绶的意思、藍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藍绶的解釋

系印紐的藍色絲帶。古代常用絲帶的不同顔色,标識官吏的身份和等級。藍绶表示等級較低的官吏。 五代 齊己 《送司空學士》詩:“藍綬乍稱新學士,白衫初脫舊神仙。” 宋 蘇舜欽 《送家靜及第後赴官清水》詩:“白頭佐邑非為晚,藍綬還鄉亦可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藍绶(lán shòu)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專指古代官員系佩官印或玉飾的藍色絲帶,是區分官階等級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二、曆史制度中的等級象征

  1. 唐代官制

    三品以上官員佩紫绶,四品、五品則授藍绶(或稱青绶),如《舊唐書·輿服志》載:“四品、五品服绯,銀帶,藍绶”。绶色與官服、腰帶形成完整等級标識體系。

  2. 宋代細化分級

    發展出“青绶”(深藍)與“藍绶”(淺藍)的區分,如《宋史·職官志》記載,六品至七品官員佩藍绶,绶帶織紋亦有差異。

  3. 材質與形制

    藍绶多用蠶絲織成,長度、寬度依品級定制,常與銀質或鎏金印鈕相配,體現“印绶相承”的權責象征。

三、文化意象延伸

在文學作品中,“藍绶”成為中層官吏的代稱。如宋代劉克莊詞句“笑殺豎儒泥縫掖,藍绶徒羨懸鹑”,即以“藍绶”對比寒士衣衫,凸顯階位差異。


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藍绶”是古代官吏身份标識的一種絲帶,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藍绶指系于官印紐上的藍色絲帶,用于區分官吏等級。古代以絲帶顔色象征官階高低,藍色對應的官職等級較低。例如宋代蘇舜欽詩中“藍綬還鄉”即指低階官員卸任歸鄉。

二、曆史背景

  1. 等級标識:漢代起确立“绶制”,通過绶帶顔色(如紫、青、黑、黃、綠、藍)區分官職,藍绶多用于縣級以下官吏。
  2. 文化象征:藍绶成為詩詞中代指低階官職的意象,如五代齊己詩句“藍綬乍稱新學士”,描述剛獲低級官職的文士。

三、其他相關說明

四、總結

藍绶是古代低階官吏的身份象征,具有明确的曆史制度背景,多見于唐宋詩文。現代使用需注意與曆史原意的關聯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百孔千瘡薄器波茨坦會議駁堯步叉布路赤口白舌赤緑赤舌搐搦大紅單極洞隙敦勵貳地乏盡翻譯官風漚各取所需規誡鼓角齊鳴顧陰黃屋蓋減動交掎觐會進送棘針油苦經理劇鸾采邏袖賣婆謾附漫漶支離馬奴貿易戰免夫錢匿名書爬泳破損格清泠入會溽景乳口三牢騷屑商決壽具書符稅産説辭輸身松格縮聚投蜺五伯長五大小房子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