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廓的意思、寮廓的詳細解釋
寮廓的解釋
空曠,空闊。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京城表裡,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鐘聲罕聞。”寮,一本作“ 寥 ”。
詞語分解
- 寮的解釋 寮 á 小屋:茅寮。茶寮酒肆。 小窗。 古同“僚”,官。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廓的解釋 廓 ò 空闊,廣闊:廓然。寥廓。 擴大:廓張。 空寂:孤獨:“悲憂窮戚兮獨處廓”。 物體的周圍、外緣:輪廓。耳廓。 古同“郭”,外城。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寮廓"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釋:
一、字義解析
- 寮 (liáo): 本義指小窗,引申為小屋、房舍,也通“僚”,指官吏或同僚。
- 廓 (kuò): 本義指物體的外緣、輪廓,引申為廣大、空闊、開拓、清除之意。
二、詞彙含義
綜合“寮”與“廓”的字義,“寮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空曠、空闊:
- 這是“寮廓”最核心的含義。它形容空間或視野的開闊、遼遠、空曠無物。
- 來源依據: 此釋義直接來源于古代典籍注釋。東漢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解《楚辭·九歎·遠遊》的“下峥嵘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一句時,明确指出:“寥廓,廣大貌也。” 這裡的“寥廓”即“寮廓”的異寫或同義詞,王逸的注解是理解該詞的重要權威依據。
- 示例: 常用來形容天空的高遠空曠(如“寮廓的天空”),或原野的廣闊無邊。
-
冷清、寂靜:
- 由“空曠”之意引申而來。指環境或氛圍的空寂、冷清、缺乏人煙或生氣。
- 來源依據: 此引申義在古典文學作品中有所體現。雖然不如“空曠”義項那樣有直接的古代字書或注釋明确點出,但在使用語境中清晰可辨。例如,描繪荒原、秋夜等場景時,常帶有寂寥之感。《康熙字典》在收錄“寥”字時,引《玉篇》釋為“寂也,廓也”,也間接關聯了“寂寥/寮廓”與冷清寂靜之意。
- 示例: 形容荒廢的庭院(“寮廓的庭院”),或深夜的寂靜(“四野寮廓”)。
“寮廓”是一個形容空間廣闊無邊或環境冷清寂靜的書面語詞彙,帶有較強的文學色彩和古雅意味。其核心義為“空曠”,引申義為“冷清”。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多用于文學作品或特定表達中。其權威釋義主要源自古代典籍注釋(如王逸《楚辭章句》)及傳統字書(如《康熙字典》所引《玉篇》)。
網絡擴展解釋
“寮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1.基本釋義
“寮廓”意為空曠、空闊,多用于形容空間或場景的廣闊與寂寥感。例如北魏楊衒之在《洛陽伽藍記》序中提到:“京城表裡,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鐘聲罕聞。”(描述洛陽佛寺昔日的繁盛與今日的蕭瑟對比)。
2.字形與字義分解
- 寮:原指小屋(如“茅寮”“茶寮”),此處可能為通假字,通“寥”(意為空曠、寂靜)。
- 廓:本義為外緣或清除,引申為空闊(如“寥廓”)。兩字組合後,強化了空間上的廣闊與寂寥感。
3.使用語境
主要用于文學作品中,尤其在北魏至唐宋時期的文獻中可見。例如《洛陽伽藍記》通過“寮廓”一詞,生動描繪了佛寺由盛轉衰後的荒涼景象。
4.注意事項
- 版本差異:部分文獻中“寮”寫作“寥”,如《洛陽伽藍記》的某些版本,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 現代使用:此詞已不常見于現代漢語,多見于古籍或學術研究。
參考資料
以上解釋綜合自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洛陽伽藍記》原典或相關語言學論著。
别人正在浏覽...
安擾白酦變除伯公薄暮長恨巢栖承學熾焰出家歸道錯合地腳東織阇毗非但風雲會和氣子換易戶長蝴蝶夢回遹迦陵毗伽撿洋落兒驕色禁邸驚慙津沽寄奴稷穑絕妙好辭聯辔慄縮厘謝龍騰露庭蒙瞀磨核牛郎星盤銘錢眼戎陳捎星沈颠颠殊行松明火把遂進逃人田陂通馳豚鼠玩兒亡征葦塘文窮緼緒五供無嘩烏黴黴遐窺飨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