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星的意思、捎星的詳細解釋
捎星的解釋
拂到天上的星。形容極高。《文選·揚雄<羽獵賦>》:“立歷天之旗,曳捎星之旃。”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歷,幹也;捎,拂也。” 呂向 注:“言旗旃之高,歷拂於天星也。”
詞語分解
- 捎的解釋 捎 ā 順便給别人帶東西:捎帶。捎話。捎信。 掠拂:“風捎鲪滴難開幌”。 芟除:“拔劍捎羅網”。 . . 捎 à 稍微向後倒退(多指騾馬等):往後捎。 退:捎色。 . . 筆畫數:;
- 星的解釋 星 ī 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光的天體:星球。恒星。行(妌 )星。衛星。披星戴月。 細碎的小顆粒東西:火星兒。 秤等衡器上記數的點:定盤星。 軍官衣領上的徽記:五星
網絡擴展解釋
“捎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作品中形容極高的事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拂到天上的星辰”,用于比喻物體或形象極其高聳,仿佛能觸及星辰。
- 引申義:強調高度超乎尋常,帶有誇張的文學色彩,常見于詩詞、賦體等文體中。
2.出處與例句
- 源自漢代揚雄的《羽獵賦》:“立歷天之旗,曳捎星之旃。”
此句描寫旗幟高聳入雲,仿佛能拂過星辰。
- 唐代李善注《文選》時引韋昭的解釋:“歷,幹也;捎,拂也。”進一步說明“捎”為“拂過”之意。
3.結構與用法
- 構詞:由動詞“捎”(意為拂過、掠過)與名詞“星”組合而成,屬于動賓結構。
- 語境:多用于描繪旗幟、建築等高大物體的文學修辭,如“捎星之旃”(拂過星辰的旗幟)。
4.近義表達
- 類似詞彙:淩霄、摩天、參天等,均以誇張手法形容高度。
5.現代應用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文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2、3、6)。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捎星
捎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捎”和“星”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捎”的部首是手,總共有10個筆畫;“星”的部首是日,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捎星》一詞源自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故事中,有一個捎星人的角色,他負責把人們的祈願和願望捎給星星之神。
繁體
在繁體字中,“捎星”是“捎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捎星”可能有不同的變體。根據曆史資料和古代文獻,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寫法。
例句
1. 每年的七夕,人們會許下心願,希望捎星人能夠把他們的願望傳達給星星之神。
2. 在星空下,捎星人踏着雲朵傳送着人們的祈願和期許。
組詞
星夜、星辰、星空、星光、捎信、捎帶
近義詞
星使、星傳者
反義詞
接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