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學的意思、承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學的解釋

(1).學習和繼承師說。《漢書·董仲舒傳》:“今陛下幸加惠,留聽於承學之臣。” 顔師古 注:“言轉承師説而學之。”

(2).謂從事學問。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顧炎武》:“自 梨洲 起而振其頽波, 亭林 繼之,於是承學之士,知習古經義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學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動詞性含義:繼承師說,受業學習

指繼承前人的學術思想或接受師長的教誨傳授。此義項源自古代學術傳承體系,強調對師承學問的接受與延續。

例證:

《漢書·董仲舒傳》載:“今陛下幸承天統,……承學之臣,未足以昭之。” 此處“承學之臣”指繼承先賢學說的學者。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學習和繼承師說”,體現學問的傳遞性。


二、名詞性含義:後學,自謙之稱

用作學者自稱的謙辭,常見于清代學者著述題跋中,意為“後學晚輩”。此用法凸顯傳統學術的尊師重道。

例證:

清代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自序署“嘉定後學錢大昕”,即以“後學”謙稱。

《中文大辭典》釋為“後學也,自謂承繼前人之學者”,強調學術傳承中的謙遜态度。


補充說明:治學态度的延伸

部分文獻引申為“潛心鑽研學問”的行為狀态,如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言“承學之士,當知所擇”,此處指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需具備思辨能力。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90年。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注:因未搜索到可公開訪問的線上詞典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紙質辭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承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學習和繼承師說
    指學生接受并延續老師的學術思想或學說,強調師承關系。例如《漢書·董仲舒傳》記載“今陛下幸加惠,留聽於承學之臣”,顔師古注:“言轉承師説而學之”。

  2. 從事學問
    泛指研究學問、進行學術活動。清代學者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提到“承學之士,知習古經義矣”,即指投身學問的人。

二、曆史用例

三、現代應用

四、相關擴展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漢書》或清代學術史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褓被逞嬌呈美赤芾垂祉出輿入辇從允麤服答拜等閑點施帝輔堤埂冬冬鼓斷清對狀髑髅督迫方頭翻揀肺腑鳳尾草弓弧宮旆供狀豪吏話流黃米頭兒貨舟饑不遑食吉丁當結歡鲸背禁聲繼缵卷席據憑禮道裂鼻離蔬釋屩路邊冒冒免職迷漾傔從洽意三江五湖上膛煽搖沈健世母绶鳥漱酒陶氏梭土瓷托活亡奔文光孝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