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戶長的意思、戶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戶長的解釋

(1). 宋 代負責督催賦稅的鄉官。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有一村,多豪戶,稅不可督,所差戶長輒逃去。”《宋史·食貨志上五》:“役法:役出於民,州縣皆有常數。 宋 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裡正、戶長、鄉書手課督賦稅,以耆長、弓手、壯丁逐捕盜賊…… 淳化 五年,始令諸縣以第一等戶為裡正,第二等戶為戶長。”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少吏論》:“ 韓淲 《澗泉日記》雲:‘罷裡正,而以催科之事委之戶長。至有逃亡,使之償補。為戶長者,誠為可憫。’案,‘戶長’,今改‘裡書’、‘圖差’。”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戶長是裡正的副手,鄉書手助裡正辦理文書……戶長由二等戶,鄉書手由三等戶充當。”

(2).今謂戶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戶長”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與現代語境分點解釋:

一、曆史含義(宋代) 指負責地方賦稅催收的基層官吏,屬于鄉官體系。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戶長與裡正、鄉書手等共同承擔賦稅征收職責,若遇豪戶抗稅,戶長常因難以履職而逃亡。

二、現代含義

  1. 法律層面
    指戶籍登記中的“戶主”,即家庭法定負責人,需管理家庭事務(如經濟收支、成員教育等)。
  2. 方言用法
    部分地區将家庭中實際掌權的長輩稱為戶長,不限于戶籍登記人。

三、讀音差異說明
曆史文獻中多注音為hù cháng(如《涑水記聞》),而現代因詞義變化,普通話規範讀音為hù zhǎng。

擴展參考:宋代戶長制度在司馬光《涑水記聞》中有具體案例,反映其職責困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戶長

戶長是指管理戶籍的人員,負責記錄居民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員、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等。他們是社區、鄉村、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人員,起到管理和調查的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戶長的拆分部首為戶(hù)和長(zhǎng),其中“戶”部首是指“戶”字底部的部首,表示關于居戶、人群等事物的含義。而“長”部首則是指“長”字左側的部首,表示關于長壽、成長等事物的含義。

戶的筆畫有4畫,長的筆畫有8畫。

來源

戶長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屬于漢字的傳統用法。在古代社會中,戶籍管理十分重要,負責管理戶籍并記錄家庭成員的戶長扮演着關鍵的角色。

繁體

戶長的繁體字為戶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戶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沒有直線,而是呈現出類似方形的形狀,帶有一點曲線;而長字則與現代寫法相似,隻是稍微有一點粗糙的線條。

例句

1. 他是我們社區的戶長,負責管理和維護居民的基本信息。

2. 去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找戶長辦理戶籍相關事務。

組詞

1. 戶口:指個人在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的家庭住址和身份等相關信息。

2. 戶籍:指國家對居民的基本信息進行統一登記和管理的制度。

近義詞

戶籍員、戶籍管理人員。

反義詞

戶外、長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