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盤銘的意思、盤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盤銘的解釋

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勸戒文辭。《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鄭玄 注:“盤銘,刻戒於盤也。” 孔穎達 疏:“ 湯 沐浴之盤,而刻銘為戒,必於沐浴之盤者,戒之甚也。”《舊唐書·杜希全傳》:“ 殷 有盤銘, 周 有欹器,或誡以辭,或警以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盤銘是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箴言或警句,用于自我警示或修身自省。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盤”

    指古代盥洗用的器皿,多為青銅制。《說文解字》釋為“承槃也”,即盛水的淺腹器具。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銘”

    本義為刻寫文字于器物,引申為警戒性的文體。《禮記·祭統》載:“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

    來源:《禮記正義》(漢代鄭玄注,唐代孔穎達疏)


二、文化内涵

盤銘是商周時期“器物銘文”的典型形式,常見于貴族日常用具。其内容多含修身哲理,如《大學》所載商湯盤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為“若一日自新,當日日自新,持續革新”。此句強調自我革新的持續性,成為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典故。

來源:《禮記·大學》(收錄于《四書章句集注》,朱熹集注)


三、功能與象征

  1. 自警功能

    古人将箴言刻于日常用具(如盤、鏡、杖),通過高頻接觸強化自律意識。

  2. 禮制載體

    盤銘反映周代“器以藏禮”的觀念,器物銘文承載倫理教化功能。

    來源:《周禮·考工記》(記載器物制度與禮制關系)


四、經典文獻佐證

《大學》引商湯盤銘後闡釋: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朱熹注:“言自新以極乎道之用也。” 指出盤銘的核心是“至善”追求。

來源:《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宋代朱熹著)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盤銘”指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勸誡文辭,主要用于自我警示或道德提醒。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盤銘是商周時期刻在青銅盥洗盤(如沐浴用具)上的短篇銘文,内容多為修身自省的箴言。其名稱由“盤”(器皿)和“銘”(刻文)組合而成。

  2. 經典例證
    最著名的盤銘出自《禮記·大學》中商湯的沐浴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為“若一日能自新,則需日日自新,持續精進”。這一銘文強調通過日常洗滌身體,隱喻滌蕩心靈、追求道德完善。

  3. 曆史背景
    銘文最早可追溯至黃帝時期,但青銅器時代的盤銘因工藝發展而盛行。商周貴族常将這類文字刻于日常器物上,借物自警,體現“器以載道”的思想。

  4. 文化意義
    盤銘不僅是古代文體的一種,更反映了儒家修身理念。如《舊唐書》提到“殷有盤銘,周有欹器”,說明其與禮器文化共同承擔教化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盤銘的文獻記載,可參考《禮記·大學》原文或漢代鄭玄的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闇跳奧學聱耴輩出孛孛丁讒箕程效單簡稻粱謀倒相德政碑地老鼠鼎亨對針俄頃方朔蜚觀風雲月露服疇覆核供尖貫穿融會管翰谷駒鼓棹古轍漢統恢覽教育界泾渭自明金人九五之位簾幙麗都醁醽邏緝緑耳梯民有暮氣喃喃咄咄齧龁煞是世界觀市令失氣順言太山君桃杖跳版條直退位葦箔謂何微細危象無生地五星連珠吳趙先臣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