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盤銘的意思、盤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盤銘的解釋

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勸戒文辭。《禮記·大學》:“ 湯 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鄭玄 注:“盤銘,刻戒於盤也。” 孔穎達 疏:“ 湯 沐浴之盤,而刻銘為戒,必於沐浴之盤者,戒之甚也。”《舊唐書·杜希全傳》:“ 殷 有盤銘, 周 有欹器,或誡以辭,或警以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盤銘”指古代刻在盥洗盤器上的勸誡文辭,主要用于自我警示或道德提醒。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盤銘是商周時期刻在青銅盥洗盤(如沐浴用具)上的短篇銘文,内容多為修身自省的箴言。其名稱由“盤”(器皿)和“銘”(刻文)組合而成。

  2. 經典例證
    最著名的盤銘出自《禮記·大學》中商湯的沐浴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為“若一日能自新,則需日日自新,持續精進”。這一銘文強調通過日常洗滌身體,隱喻滌蕩心靈、追求道德完善。

  3. 曆史背景
    銘文最早可追溯至黃帝時期,但青銅器時代的盤銘因工藝發展而盛行。商周貴族常将這類文字刻于日常器物上,借物自警,體現“器以載道”的思想。

  4. 文化意義
    盤銘不僅是古代文體的一種,更反映了儒家修身理念。如《舊唐書》提到“殷有盤銘,周有欹器”,說明其與禮器文化共同承擔教化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盤銘的文獻記載,可參考《禮記·大學》原文或漢代鄭玄的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盤銘》的含義

《盤銘》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在器物上刻寫的銘文。通常,這些刻印包含有關器物制造、使用或來源的信息。這些銘文可以在陶器、瓷器、銅器和其他古代器物上找到。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盤銘》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皿(mǐn)和金(jīn),其中皿是指器物,金是指金屬。根據這兩個部首的組合,可以猜測盤銘可能與刻在金屬器物上的銘文有關。

根據拼音分解,盤銘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盤銘》這個詞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沒有直接記錄。然而,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從盤和銘的本義猜測而來。

在繁體中,盤和銘的字形沒有明顯的區别,仍然保持着與簡體字相同的形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的規則,盤銘可以用傳統的筆畫順序進行書寫。根據《康熙字典》的字形規定,首先書寫的是上面的橫畫,然後是左側的豎畫,接着是右側的豎畫,最後書寫底部的橫畫。這種書寫順序可以準确地反映出盤銘的字形輪廓。

例句

1. 這個古代盤銘刻有制作人和日期。

2. 考古學家通過仔細研究盤銘,了解到古代文化的細節。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銘文、刻銘、印銘

近義詞:刻文、刻字、書寫

反義詞:無銘、無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