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星的意思、牛郎星的詳細解釋
牛郎星的解釋
古星名。“河鼓二”的俗稱,即“天鷹座α星”。與兩側的天鷹座γ星和天鷹座β星構成“扁擔星”。在銀河東,與銀河西織女星相對。星等077,為全天第十二位亮星,呈白色光輝。直徑約234萬千米,距離地球16光年,距離織女星14光年。
詞語分解
- 牛的解釋 牛 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刍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黃。牛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鬥(指
- 郎星的解釋 郎官的美稱。 宋 李劉 《滿庭芳·上程憲卓》詞:“卿月郎星歷遍,都貪把、符竹南來。” 明 高啟 《送鄭都司赴大将軍行營》詩:“後夜軍門知子到,郎星應是近三臺。”參見“ 郎官星 ”。
專業解析
牛郎星是中國傳統星象文化中的重要星體,漢語詞典中通常從天文特征和神話寓意兩方面進行解釋。
一、天文學定義
牛郎星(Altair)是天鷹座α星(Alpha Aquilae),古稱"河鼓二"或"牽牛星"。該星距離地球約16.7光年,視星等0.76等,是北半球夏季"夏季大三角"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其光譜型為A7V型主序星,表面溫度約7550K,直徑約為太陽的1.8倍《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天文學條目。
二、文化釋義
- 神話體系:在《詩經·小雅·大東》最早記載的牛郎織女傳說中,牛郎星代表被銀河分隔的癡情男子形象,與織女星(天琴座α星)隔河相望,形成"鵲橋相會"的浪漫意象《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 節氣标志:古代天文曆法中,牛郎星與織女星的相對位置被用作判斷立秋節氣的重要天象依據《中國古代天文曆法》。
- 文學意象:自漢代《古詩十九首》始,逐漸演變為忠貞愛情的文學象征,在唐詩宋詞中形成固定意象群,如杜甫《牽牛織女》詩中"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的經典表述。
三、現代科學認知
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最新觀測數據,牛郎星實際是以每秒26公裡速度自轉的扁球體恒星,赤道直徑比兩極直徑長約22%。其擁有明顯的金屬豐度特征,可能存在類地行星形成的物質基礎《中國天文學會恒星物理研究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牛郎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天文學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天文學定位
牛郎星是天鷹座中最亮的恒星,正式名稱為天鷹座α星(Altair),屬于夏季大三角的成員之一。
- 位置:位于銀河東側,與織女星(天琴座α星)隔銀河相對,兩者實際相距約14光年。
- 基本數據:視星等0.77,全天第十二亮星,距離地球約16光年,直徑約為太陽的1.6倍,表面溫度約7000℃,亮度是太陽的10倍以上。
二、文化傳說
牛郎星得名于中國古老的牛郎織女神話:
- 七夕傳說:牛郎與織女因相愛觸怒天庭,被王母娘娘用銀河分隔,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通過鵲橋相會。這一故事與天文現象結合,賦予七夕節浪漫色彩。
- 象征意義:牛郎星與織女星在傳統文化中代表忠貞愛情與團圓,常被用于詩詞和民間藝術創作。
三、科學特性
- 自轉速度:每小時約102.7萬千米,高速自轉使其呈現橢球體形狀。
- 觀測特征:夏秋夜空中呈銀白色,肉眼可見,常與兩側的天鷹座β、γ星(傳為牛郎挑着的兩個孩子)形成“扁擔星”結構。
四、其他信息
- 西方文化:在阿拉伯語中稱為“Altair”,意為“飛翔的鷹”,古希臘人将其視為天鷹座的心髒。
- 現代研究:作為近鄰恒星,牛郎星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其高速自轉和扁平形态為天文學提供了獨特樣本。
牛郎星既是天文學中的典型恒星,也是連接古代神話與現代科學的文化符號。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觀測方法或神話細節,可參考天文學專業資料或民俗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賴耶翺翺百八丸本經辨水冊籍恻淢躊躇不決丑險蹙攏丹除箪醪投川疊繞隄防邸舍對屬腹背剛銳觀世鼓導好一歇懷銀纡紫會噎講經說法奸枉擊發廑念金石之言酒課決判咀嚼叩誠快心略野犁鋤鸾膠録像機緑荔枝馬鬣封明月珰末塗募選疲拙仆姑三蜀勝蹟笙庸詩魂師兄痠凍酸箕佻詭跳在黃河洗不清缇籥土崗妄塵而拜亡歸婉晩仙妃險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