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廓的意思、寮廓的详细解释
寮廓的解释
空旷,空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寮,一本作“ 寥 ”。
词语分解
- 寮的解释 寮 á 小屋:茅寮。茶寮酒肆。 小窗。 古同“僚”,官。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廓的解释 廓 ò 空阔,广阔:廓然。寥廓。 扩大:廓张。 空寂:孤独:“悲忧穷戚兮独处廓”。 物体的周围、外缘:轮廓。耳廓。 古同“郭”,外城。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寮廓"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其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进行解释:
一、字义解析
- 寮 (liáo): 本义指小窗,引申为小屋、房舍,也通“僚”,指官吏或同僚。
- 廓 (kuò): 本义指物体的外缘、轮廓,引申为广大、空阔、开拓、清除之意。
二、词汇含义
综合“寮”与“廓”的字义,“寮廓”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
空旷、空阔:
- 这是“寮廓”最核心的含义。它形容空间或视野的开阔、辽远、空旷无物。
- 来源依据: 此释义直接来源于古代典籍注释。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解《楚辞·九叹·远游》的“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一句时,明确指出:“寥廓,广大貌也。” 这里的“寥廓”即“寮廓”的异写或同义词,王逸的注解是理解该词的重要权威依据。
- 示例: 常用来形容天空的高远空旷(如“寮廓的天空”),或原野的广阔无边。
-
冷清、寂静:
- 由“空旷”之意引申而来。指环境或氛围的空寂、冷清、缺乏人烟或生气。
- 来源依据: 此引申义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虽然不如“空旷”义项那样有直接的古代字书或注释明确点出,但在使用语境中清晰可辨。例如,描绘荒原、秋夜等场景时,常带有寂寥之感。《康熙字典》在收录“寥”字时,引《玉篇》释为“寂也,廓也”,也间接关联了“寂寥/寮廓”与冷清寂静之意。
- 示例: 形容荒废的庭院(“寮廓的庭院”),或深夜的寂静(“四野寮廓”)。
“寮廓”是一个形容空间广阔无边或环境冷清寂静的书面语词汇,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古雅意味。其核心义为“空旷”,引申义为“冷清”。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多用于文学作品或特定表达中。其权威释义主要源自古代典籍注释(如王逸《楚辞章句》)及传统字书(如《康熙字典》所引《玉篇》)。
网络扩展解释
“寮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理解:
1.基本释义
“寮廓”意为空旷、空阔,多用于形容空间或场景的广阔与寂寥感。例如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序中提到:“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描述洛阳佛寺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萧瑟对比)。
2.字形与字义分解
- 寮:原指小屋(如“茅寮”“茶寮”),此处可能为通假字,通“寥”(意为空旷、寂静)。
- 廓:本义为外缘或清除,引申为空阔(如“寥廓”)。两字组合后,强化了空间上的广阔与寂寥感。
3.使用语境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在北魏至唐宋时期的文献中可见。例如《洛阳伽蓝记》通过“寮廓”一词,生动描绘了佛寺由盛转衰后的荒凉景象。
4.注意事项
- 版本差异:部分文献中“寮”写作“寥”,如《洛阳伽蓝记》的某些版本,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 现代使用:此词已不常见于现代汉语,多见于古籍或学术研究。
参考资料
以上解释综合自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洛阳伽蓝记》原典或相关语言学论著。
别人正在浏览...
百分率碧瓯苍官称伯城陴蠢悍盗据大灶雕体第一义斗量车载度量反正发奏佛手麦负离子富益干凈利落光心骨碌碌呵拍洪轨阛市缓征诲敕较量教练机骄卤娇饶九峰鸡占钜人长德科买可笑稑穜緑沁沁茫茫牛后弄鬼掉猴拼弹谦恭下士跷足抗首七识球场秋獮睿气擅让霜鹭刷饰鼠妖遂心蛙皷晚安危足吻噤无漏子仙人鞭县疣小阜携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