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慄縮的意思、慄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慄縮的解釋

畏縮。 唐 司空圖 《唐故太子太師緻仕盧公神道碑》:“吏士慄縮,皆請閉關拒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後驚》:“先是 盧宏正 一人就試,來者皆慄縮而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慄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因恐懼、緊張而産生的顫抖畏縮狀态,可理解為“戰栗退縮”。其中“慄”通“栗”,表示戰栗、發抖;“縮”指身體蜷縮或行為退縮。

二、文獻例證

  1. 唐代司空圖《盧公神道碑》記載:“吏士慄縮,皆請閉關拒守”,描述士兵因畏懼而退縮。
  2.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提到科舉場景:“來者皆慄縮而退”,表現考生因膽怯退縮。
  3. 宋代王谠《唐語林》描寫軍士“拱乎栗縮就死”,體現恐懼到極點的狀态。

三、結構特點 屬于并列式複合詞,通過“慄(戰栗)”與“縮(退縮)”兩個動作疊加,強化因恐懼産生的生理與行為雙重反應。

四、相關表達 近義成語:戰戰兢兢、畏葸不前 相關詩句:“紫栗縮寒蝟”(提及,通過比喻表現畏縮形态)

注: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慄縮

慄縮(lì suō)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慄”是由心(心字旁)和錄(殳字旁)兩個部首組成;“縮”是由纟(纟字旁)和少(小字旁)兩個部首組成。

慄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時候,慄的意思是戰栗、恐懼的樣子;而縮的意思是收起,縮小。慄縮的意思是因為恐懼而身體不由自主地收縮或顫抖。

在繁體字中,慄縮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慄縮的古時候寫法是“栗縮”。雖然字的形狀和意思相同,但字體的構造和書寫方式略有差異。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慄縮在句子中的用法:

他聽到那可怕的聲音後,不禁慄縮了一下。

慄縮的組詞包括:慄然、慄兢兢、慄然動容。

慄縮的近義詞有:戰栗、顫抖、害怕。

慄縮的反義詞有:鎮定、沉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