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肩低眉的意思、脅肩低眉的詳細解釋
脅肩低眉的解釋
縮肩低頭。形容故作恭敬畏懼的樣子。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雖器不益於旦夕之用,才不周於立朝之俊,不亦愈於脅肩低眉,諂媚權右。”亦作“ 脅肩低首 ”。《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功義如此,尚見疑於上,脅肩低首,累足撫衿。”
詞語分解
- 脅肩的解釋 聳起肩膀,故示敬畏。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寧潔身以守滞,恥脅肩以苟合。”《北史·任城王雲傳》:“ 紇 脅肩而出。”《舊唐書·高宗紀下》:“忠良自是脅肩,姦佞於焉得志。”《新唐書·武平一傳》
- 低眉的解釋 形容順從或和善的樣子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詳細解釋.低着頭。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 隋 陽玠
專業解析
“脅肩低眉”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谄媚、卑屈、阿谀奉承的姿态和神情。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拆解與整體釋義
- 脅肩:聳起肩膀。指為讨好他人而故意縮起肩膀,做出恭敬畏懼的姿态。
- 低眉:低下眉毛(眼睛)。指不敢正視,目光向下,表現出順從、謙卑甚至畏懼的樣子。
- 整體含義:整個成語生動描繪了人為了奉承巴結權勢者,刻意縮肩低頭、不敢仰視的卑微谄媚之态。它強調的是一種刻意做作、喪失尊嚴的讨好行為,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二、典籍出處與權威釋義
該成語源自古代典籍,并在權威辭書中均有收錄:
- 《後漢書·李固傳》:文中記載“雖懷憂憤,猶複脅肩低眉,巧言僞辭,謅媚侯臣。” 這是較早使用該成語的文獻之一,生動刻畫了在權貴面前卑躬屈膝的丑态。來源:《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漢語大詞典》:對“脅肩低眉”的釋義為“縮肩低頭。形容故作恭敬畏懼之狀。”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為“聳起肩膀,低着眉頭。形容谄媚、奉承的丑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辭海》(第七版):釋義相近,指“聳起肩膀,低垂眼眉。形容谄媚奉承的丑态。”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三、近義詞與語境應用
- 近義詞:脅肩谄笑、低三下四、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奴顔婢膝。
- 反義詞:不卑不亢、昂首挺胸、正氣凜然。
- 應用語境:常用于描述對上位者(如領導、權貴)或強勢一方極盡谄媚之能事的場景,多見于批判官場、職場或社會關系中喪失人格尊嚴的行為。例如:“他在領導面前脅肩低眉的模樣,實在令人作嘔。”
四、詞源關聯
“脅肩低眉”常與“脅肩谄笑”并用或互換使用,兩者含義高度相似。“脅肩谄笑”更側重“谄笑”的表情,而“脅肩低眉”更側重“低眉”的卑微姿态。其核心思想可追溯至《孟子·滕文公下》中“脅肩谄笑,病于夏畦”的表述,均指向為取悅他人而扭曲自身、喪失氣節的行為。
“脅肩低眉”是一個形象生動、貶義色彩濃厚的成語,精準刻畫了人為了谄媚奉承而故意縮肩低頭的卑微姿态,反映了對喪失人格尊嚴行為的批判。其釋義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中均有明确記載,并可在《後漢書》等古籍中找到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脅肩低眉”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其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形容縮着肩膀、低着眉頭,故意裝出恭敬畏懼的卑微神态。多用于貶義語境,指人刻意逢迎或谄媚的姿态。
2.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逸民》,原文為:“不亦愈于脅肩低眉,谄媚權右。”
- 語法:聯合式結構,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含貶義。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脅肩谄笑、脅肩低首(均強調谄媚之态)。
- 反義詞:剛正不阿、不卑不亢(形容正直不屈的态度)。
4.例句與語境
- 例:他在上司面前脅肩低眉,全無平日裡的傲氣。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官場、職場中趨炎附勢的行為。
5.文化内涵
該成語揭示了傳統社會中對虛僞逢迎行為的批判,強調為人應保持氣節,反對為權勢屈膝。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拓展近義詞用法,可參考《抱樸子》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拔樹尋根八字帖兒摽隕唱首辭讓電磁炮豆莖發标旛竿番木瓜飛化鳳凰台剛柔官廪貫轶裹束過天果蔗憨急鴻寶猴年黃夷家語介者機帆船儆醒津涯遽爾軍任可逆反應客寝枯蒲老公事了兒狸子馬醉木妙材慕容辟疆乒乒乓乓聘君千夫所指棄甲清旦奇卓诎服軟顫傷蹶善懷詩場衰冗肆器四柱湯池外邊未央宮吳莼無方黠骜霞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