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家語的意思、家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家語的解釋

《孔子家語》的省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濟水》:“餘案《家語》,言 仲由 為 郈 宰,修溝瀆,與之簞食瓢飲,夫子令 賜 止之。”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 孔 門之著録(一本述)也,《論語》專述言辭,《家語》兼陳事業,而自古學徒相授,唯《論語》而已。” 清 方苞 《成王立在襁褓之中辨》:“ 武王 崩, 成王 幼,在襁褓之中。説見《家語》,又見《史記》,又見 賈誼 《保傅篇》。”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家語》謂 舜 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按,《孔子家語》原書已佚,今本系 三國 魏 王肅 僞作。參閱 清 孫志祖 《家語疏證》、 清 陳士珂 《孔子家語疏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家語”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家語”是《孔子家語》的省稱,指傳為孔子門人所撰的儒家著作。該書以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為主,内容涉及政治、倫理、教育等領域,曾被視為《論語》的補充材料。

二、文獻記載與争議

  1. 原書與僞作
    《孔子家語》原書在漢初已散佚,今本為三國時期魏國學者王肅整理并作注,但被清代學者孫志祖、陳士珂等考證為僞作。
  2. 曆史評價
    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中對比《論語》與《家語》,指出前者“專述言辭”,後者“兼陳事業”,但後世更重《論語》。

三、古代使用例證

四、後世影響

清代學者對《家語》展開系統考辨,如《家語疏證》等著作,推動了對儒家文獻真僞問題的深入研究。


提示:若需了解《孔子家語》的具體内容或版本考據細節,可查閱、4、5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家語

《家語》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宀”和“言”,共有7個筆畫。《家語》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家語的寫法為「家語」。繁體字在一些地區仍然廣泛使用,尤其是在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的家語可以寫作「嘉語」。這是由于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形狀和發音會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調整。

例句

1. 奶奶的家語聽起來很溫暖。

2. 這裡的家語方言很有特色。

組詞

家庭、家長、家族、家鄉、家具、家常、家務

近義詞

家言、家談、家規、家教

反義詞

外語、外文、外音、外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