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集會吟詩、作詩的場所。 清 葉廷琯 《歲暮懷故鄉同社諸友各系一詩·汪季白廣文》:“酒座詩場感墜懽,聽松愁説舊門闌。”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承平士大夫詩場酒社,諧謔風流,令人慨慕。”
“詩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清代文獻中可見用例,如葉廷琯《歲暮懷故鄉同社諸友》提到“酒座詩場感墜懽”,陳康祺《郎潛紀聞》中也有相關記載,體現其在傳統文化中的使用背景()。
該詞屬于古典文學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研究或引用傳統文化場景時()。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詳細文獻,可參考清代詩文及文學研究資料。
《詩場》是指用于朗誦和演唱詩歌的場所,常見于文化藝術活動中,為文人雅士展示自己才華和情感表達的場合。
詩 (部首:讠,筆畫:7) + 場 (部首:土,筆畫:12)
《詩場》這一詞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獻中,用于描述古代文人在特定場合中朗誦和演唱詩歌作品的現象。
詩場
古代漢字寫作「詩場」。在繁體字中,「詩」的形狀更加複雜,由讠旁和寺旁組成,表達了關于文學藝術和言語的意思;「場」則由土旁和昌旁組成,表示了地方和場所。
1. 今天晚上我們将在詩場上舉辦一場音樂會。
2. 在詩場上,他的詩歌才華得到了廣泛贊賞。
1. 詩人
2. 詩集
3. 詩朗誦
4. 詩歌
1. 文場
2. 歌壇
3. 文學演出
1. 素場
2. 講壇
3. 散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