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涯的意思、津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涯的解釋

(1).岸;水邊。《書·微子》:“今 殷 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孔 傳:“言 殷 将沒亡,如涉大水無涯際,無所依就。” 宋 李綱 《小字 華嚴經合論 後序》:“如泛巨海,浩無津涯,必觀星鬥乃辨方所。”

(2).範圍;邊際。 唐 高適 《三君詠·郭代公》:“ 代公 實英邁,津涯浩難識。”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二》:“今人讀 杜 詩,見汪洋浩博,茫無津涯,隨羣尊慕而已,莫知其所從也。” 王闿運 《<八代文粹>序》:“自餘撏摭,莫識津涯。”

(3).依靠,憑依。《朱子語類》卷一○四:“某是自十六七時下工夫讀書,彼時四旁皆無津涯。” 清 金農 《書<和靖先生集>後》詩:“不婚不宦失津涯,身後高名動慕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津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 岸;水邊
    這是該詞最基礎的釋義,常用來描述水域的邊緣。例如《尚書·微子》中“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比喻殷商滅亡如同渡大水時找不到岸邊,表達無依無靠的困境。宋代李綱的《小字華嚴經合論後序》也以“浩無津涯”形容浩瀚無邊的海洋。

  2. 範圍;邊際
    引申為事物的界限或範圍。唐代高適在《三君詠·郭代公》中用“津涯浩難識”形容人物氣度恢宏、難以捉摸;元代劉埙則以“茫無津涯”描述杜甫詩歌的廣博深奧。

  3. 依靠;憑依
    此義項強調依托或憑據。朱熹在《朱子語類》中提到“四旁皆無津涯”,指缺乏可依賴的學問根基。清代金農的詩句“不婚不宦失津涯”則暗喻失去人生方向。


該詞核心與“水岸”相關,通過比喻延伸出“界限”和“依托”的抽象含義,常見于古籍及文學作品中。如需更詳細例句或不同語境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津涯》的意思

《津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津渡的河堤或江、河的邊界。指官方所設立的可以過江或過河的口岸或渡口,也常用來形容江河兩岸的邊界或界限。

津涯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津涯的部首是氵(三點水),拆分成兩個部分:津(泉水+川)和涯(氵+廠)。津的筆畫數為7畫,涯的筆畫數為7畫。

津涯的來源

津涯一詞最早出現于《漢書·後嬴列傳》:“杜陵縣東南三十步為津涯。”說明這個詞在古代已經有了使用。

津涯的繁體

津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津涯的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津涯并沒有特定的古字寫法,基本上和現代的寫法相同,隻是筆畫筆順可能有些差異。

津涯的例句

1. 這座城市的津涯是長江的一處重要渡口。
2. 這條江的津涯是我家村莊的邊界線。

津涯的組詞

組詞:津涯曲、津涯山、津涯縣、津涯船、津涯官、津涯煙雨。

津涯的近義詞

近義詞:渡口、渡船、岸邊、邊界。

津涯的反義詞

反義詞:通路、無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